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语言学习整个阶段中至关重要的部分,英语语音不仅影响学习者的听力和口语能力,而且英语语音掌握不好甚至会打击学习者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但如今中国英语语音学习现状并不乐观。虽然英语语音在英语语言学习整个阶段中的确十分重要,但是由于课堂人数较多、课时量以及日常课程安排的限制等因素,传统语音课程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再者,大部分当代大学生未接受到系统而全面的语音训练以及受地方方言影响。因此,对当代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语音学习的系统训练也变得紧急而重要。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几十年来,自动语音识别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逐渐应用到各个领域尤其在外语教学中,因而语音识别辅助语音学习相关的教学软件也应运而生且已日趋成熟。语音训练中最重要的一步在于模仿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是如何发音的,或者至少是模仿出不会引起误解的发音。而模仿发音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听和说。从理论角度来看,如果有更多的语音输出,学习者势必首先要吸收大量的语音输入。从这个角度来讲,语音识别技术辅助语音学习类软件既能提供学习者多种形式像声音配图片和短视频这类的语音输入。另外,“注意/触发”作为可理解性输出的主要功能是本研究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它可以帮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中介语和目标语言的差距,并促使学习者尽可能地缩小其差距进而习得目标语言。而现在自动语音识别的帮助下,学习者更积极地产生语音输入。若此语音输出出现问题,学习者会意识到差别所在。而若学习者没有被触发注意到问题,语音识别技术辅助语音学习类软件则担当起监控的作用为学习者提供语音反馈和纠正环节。在实际教学中,通过采用语音识别技术为基础的语音训练软件对英语语音教学是否有成效性的研究为数甚少。而且大多数采用输入输出假说的研究集中在读写教学,但实际输入输出假说同样适用于语音训练、教学的研究。因此,对语音识别技术辅助语音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是否能真正有效提高学习者英语语音准确度则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来论证。本研究选用基于语音识别技术的语音训练软件“如师通”,采用实证性研究的方式来验证基于语音识别技术的英语语音教学在提高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语音方面是否有成效。本实验对象为浙江传媒学院英语93名一年级学生,英语等级分层皆为B,并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之后两组学生参与本研究的语音水平现状的问卷调查和语音水平前测。此语音水平现状的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当代非英专大学生英语语音水平的基本情况,而语音水平前测的意义在于去除个别不达标样本,以保证培训前两组学生语音水平相当。接着,两组学生接受为期八周的相同内容的语音训练,控制组学生接受传统教师指导的语音训练,而实验组学生则接受以语音识别技术辅助传统教师指导的语音教学。培训结束后,两组学生接受实验后测,进而通过统计软件SPSS 19.0对两组学生前后测成绩进行数据分析,对比培训前后学生语音水平成绩的变化情况,深入探讨实验组学生表现优于对照组主要体现在这六个问题音素:[w],[d?],[r],[θ],[e],[?]。然后实验组学生接受关于语音识别辅助语音教学有效性和该语音识别软件的使用感受方面的评估问卷调查,并有实验组11名学生接受了访谈。该访谈问题主要围绕学生对于语音识别辅助语音训练的态度以及想法展开提问。实验结果显示,在接受两种不同方式的英语语音培训后,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数据结果可得两组学生的英语语音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性的提高。然而,经过对两组学生语音后测成绩的独立样本T检验之后可得,实验组学生的前后测成绩提高幅度在部分元音和清浊辅音上显著高于控制组学生,通过分析其前后测结果的不同发现在六个存在问题的音素上实验组相较于控制组有明显提高。同时,根据评估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来看,大部分实验组学生对于“如师通”作为助学工具来辅助提高英语语音水平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并且对此软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需改进的建议。通过研究结果来看,以语音识别软件辅助传统教师引导的语音教学确实在部分存在问题的音素上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语音水平。面对现阶段我国高校英语语音教学的基本现状,采用语音识别技术辅助并结合传统语音教学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也可以提供学生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和及时语音反馈,甚至为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训练提供了机会。最后本研究在计算机辅助英语语音教学方面也提供了一些建议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