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资本集聚动因分析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etc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温州,这个走在中国改革最前沿的城市,创造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区位条件较差,国家投资又不足,自然资源也无明显的优势,但却发展了以“小商品,大市场”为特色的温州经济模式,这个模式在过去20年迅速推动了温州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资本的集聚。然而,近年来温州经济增长动力开始衰退,企业外迁、炒煤团、炒房团、炒国企、炒艺术,温州资本像温州人一样,大量涌出温州,寻觅自己的利润空间关,不论从长期看,还是从短期看,资本流动都是经济增长水平的决定因素之一,所以,温州资本的外流将会影响温州经济的发展,温州经济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因此,对温州资本的集聚与扩散可就自然成为一个研究对象,以期能为使温州经济走出发展困局并重新回归到高速、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提供可行政策建议。本文从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目前对于温州资本集聚与扩散的研究仅局限于理论层面的限制,将新经济地理学应用于研究温州资本,着眼于市场潜力、税收竞争力、企业密度、非贸易品存量等几方面方面来考察影响温州资本集聚的因素,从实证的角度分析资本集聚的动因,这也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引言。本章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本文创新之处及国内外文献综述。第二章,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架构。本章将简要介绍新经济地理中的中心外围理论、区域和城市系统模型,为下面实证检验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温州资本集聚的历史考察。从历史的角度,阐述温州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的集聚,再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影响资本集聚的因素。第四章,资本集聚动因的实证检验。通过模型的推导、修正,建立合适的模型方程,并结合数据进行检验。最后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第五章,结论与政策建议。总结全文,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提出促进资本集聚和区域经济良性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其他文献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当初证券市场规模有限和企业自身的原因,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集团公司从其经营性资产中剥离一块赢
低碳城市是具有生态文明时代特征的城市发展模式。对于中国而言,低碳城市建设本质上是在解决生态文明时代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质量的问题,是在正视和尊重发
为促进武汉城区行道树种规划,以武汉市汉阳区江城大道绿化带中3种常见绿化树种法桐(Platanus acerifoli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和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为研究
股权分置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最基本的特征,即股权高度集中并且居于多数地位的国家股,法人股不可流通,可流通的股份只是少数的社会公众股,正是由于流动性的不一致才导致两
<正>劳动模范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是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产生的时代精英。有着60多年辉煌历史的北京建工集团是培养劳模的摇篮。自从1952年开始评模以来,从这里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