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HBV感染自然病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来源 :江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gy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收集整理慢性HBV感染不同病程患者的中医体质资料并汇总分析,观察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病程进展对中医体质的影响,探讨慢性HBV感染自然病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寻找不同体质可能代表的病情进展和预后,为临床辨证论治慢性HBV感染提供体质病理学依据。方法:以国家在2019年发布的最新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为标准,收集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江西省南昌第九医院住院治疗并诊断为慢性HBV感染者的完整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筛选出301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慢性HBV感染的不同病程分为HBV携带组(96例)、慢乙肝组(106例)、乙肝肝硬化组(58例)、乙肝肝癌组(41例),比较首诊时四组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乙肝病毒载量(HBV-DNA)和中医体质类型,分析可能影响慢性HBV感染自然病程和中医体质相关性的因素。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纳入研究的男性患者234例,女性患者67例,男女比例为3.49:1。(2)纳入研究的患者年龄区间为15~75岁,平均年龄为(39.71±13.92)岁。≤40岁有159例,占52.82%;41~59岁有115例,占38.21%;≥60岁有27例,占8.97%。(3)HBV携带组的平均年龄为(31.06±10.83)岁,慢乙肝组的平均年龄为(35.58±10.11)岁,乙肝肝硬化组的平均年龄为(51.07±10.67)岁,乙肝肝癌组的平均年龄为(54.39±10.37)岁。慢性HBV感染患者的病程进展随着年龄增长而加深,中老年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4)HBV携带组的中医体质类型主要为平和质(73.96%)、气虚质(8.33%)、气郁质(6.25%),慢乙肝组的中医体质类型主要为湿热质(27.36%)、平和质(16.98%)、阳虚质(16.04%)、气郁质(13.21%),乙肝肝硬化组的中医体质类型主要为阳虚质(29.31%)、湿热质(15.52%)、平和质(15.52%),乙肝肝癌组的中医体质类型主要为阳虚质(34.15%)、气虚质(12.20%)、湿热质(12.20%)。不同病程的慢性HBV感染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湿热质、平和质、痰湿质多见,男性慢性HBV感染患者更容易发展为重型肝炎。(6)不同性别的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存在明显差异,男性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湿热质、阳虚质、平和质多见,女性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则以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乙肝肝癌组的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其中医体质类型在不同年龄段存在明显差异,青中年肝癌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痰湿质、气虚质、气郁质多见,中老年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则以阳虚质、湿热质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慢性HBV感染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感染HBV。(2)慢性HBV感染自然病程进展与患者年龄密切相关,其病程进展随着年龄增长而加深,中老年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3)慢性HBV感染不同病程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存在明显差异,通过辨识体质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病情的进展和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叶天士医案大全》运用血肉有情之品病案,以数据挖掘的形式,探析叶天士运用血肉有情之品临证规律。方法:以中华医典所收入的《叶天士医案大全》及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为主要研究来源,采用传统文献学研究方法,查阅、整理历代血肉有情之品的文献及《叶天士医案大全》,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医案,分类整理后录入excle表格,运用相关统计学分析,总结叶天士运用血肉有情之品临证规律。结果:1、叶天士运用
目的:探讨薛汉荣教授对升阳益胃汤的认识及运用,研究薛汉荣教授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肺系疾病的范围、显性症状以及用药经验等相关规律。方法:1.通过收集和整理门诊和住院部的医案,查询有关升阳益胃汤的古籍及文献,分析薛汉荣教授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肺系疾病的理论依据,结合薛汉荣教授的临床经验以及学术研究,探讨出薛汉荣教授对升阳益胃汤的认识与运用。2.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对医案收集整理完毕后
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万丽玲教授诊治慢性咳嗽的相关病案,运用数据挖掘的形式,探析其治疗慢性咳嗽的用药规律,以利于学习与传承其临床经验及相关学术思想,为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万丽玲教授在2018年9月-2020年5月所诊治的符合标准的慢性咳嗽的病案,将数据预处理后把符合要求的病案录入Excel表格中保存,录入完成后进行二次检查,并固定一名检查员以复核数据、定期检查资料的准确性,反复
目的:本课题以梨状肌损伤综合征为观察对象,对比观察苍龟探穴针法和提插捻转针法对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确认苍龟探穴针法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疗效优势,为临床优选不同针法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分组:采用随机分组法将60例符合标准的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患者分为提插捻转针法组及苍龟探穴针法组,两组均为30例。2.治疗:2.1选穴:参考《针灸治疗学(第二版)》中梨状肌综合征的腧穴处方
文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以长垣市为例,剖析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结构特征及问题,探寻改善关系结构的对策,为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科学有序推进提供决策参考。研究发现,长垣市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中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初步建立了良好的联系和沟通机制,没有出现明显的结构空洞;村委会、乡政府和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位于网络中心,具有战略性优势地位;整体网络密度有待提高。因此,宅基地"三权分置
中医治法是辨证与选方的桥梁,而中医有关于治法的研究,相对辨证与方剂来说较为薄弱,现存治法体系内容简略、概念错杂,治法分类框架的结构性、逻辑性不强,如“八法”的分类依据是什么?依据治疗要素而分?但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每种一治法至少两种或以上的病理要素治法,如温里法含有针对病因病位的治法,病位病因具体又是何指,可见八法各治法粗略不系统,且各治法间系统关联不清。同时治法的认识大多源自伤寒学八法
目的:观察热敏灸对阿尔茨海默病(Aizheimer’s disease,AD)大鼠模型血清中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与核转录因子‐кB(nuclear factor‐кB,NF‐кB)水平的影响,以探讨热敏灸治疗AD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目的:研究导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以期丰富中医治疗高血压的理论体系,一定程度上提高高血压的中医诊治水平。方式:通过查阅相关古文献及期刊论文,对历代医家论述有关高血压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收集导师临床治疗高血压的经典临床案例,进行记录、分析、研究,结合导师团队发表的相关文献、著作,对导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临床经验进行研究。结果:1.病因病机方面:强调重视肝脾失调之内因;介绍了“浊”的基
目的:本文依据导师刁军成教授化痰利水的思想,探讨痰湿阻滞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方法,总结学术思想及其临床经验,拓宽用化痰利水法治疗痰湿阻滞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新思路。方法:通过查阅相关的古今文献及期刊,对历代医家论述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并结合导师对本病的认识,分别阐述肾、脾、肝三脏与痰湿阻滞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联系,痰、水、湿三者之间的联系,探讨运用化痰利水法治疗痰湿
目的:研究《王孟英医学全书》中暑病医案,探究王孟英暑病辨治理论,运用其暑病理论指导相关疾病辨治。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与数据挖掘方法,通过对《王孟英医学全书》的仔细研读,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整理其中的暑病医案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收录医案的一般信息,症状,证候,方药信息制成Excel表格,并将其输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使用该平台的统计报表、方剂分析功能,分析王孟英暑病医案的一般信息、证候、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