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查理斯·艾夫斯(Charles Edward Ives)是二十世纪杰出的音乐家之一,被后世称为美国先锋派音乐的鼻祖,是西方近代音乐史上神秘而独特的作曲家。他出生在广阔的新英格兰土地上,在自由、清新的空气中吮吸着进步与超验的学术思想,感受着纯朴与真实的动人曲调。他敢于挣脱欧洲音乐的束缚,敢于革新创作,敢于“写自己的音乐”,这样的理念使他经历了“默默无闻”到“轰动全球”的戏剧性地位转变,成为二十世纪音乐界一位有着非凡冲击力的艺术家。《康科德奏鸣曲》是艾夫斯最具代表性的钢琴作品,代表了他成熟的创作思想与创作手法。此部作品是作曲家对康科德超验主义印象的一次尝试描绘,其中包括:对爱默生、梭罗写意式的描绘,对阿尔科特一家轻松的素描,对霍桑魔幻般王国“谐谑”的演绎,艾夫斯将自己对四位哲人的回忆折射成一幅幅音响的画面展现给世人。 本文选取《康科德奏鸣曲》为研究个案,以其和声技法为研究视角,从宏观与微观的综合角度通过对调式调性、和弦形态、和声进行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归纳与总结,力图揭示艾夫斯钢琴作品中的和声艺术技巧,归纳其和声语言的特色,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细致地研究艾夫斯音乐作品的和声技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