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口译实践报告是以北京现代发动机厂生产车间的陪同翻译为内容,本次实践可分为两次:第一次是2014年1月12日—2014年2月19日、第二次2014年4月20日—2014年5月15日,在总结以及反思之后形成的文本。在实践过程中我根据自身的实践经历总结了一种“图示方法”,该方法在此次实践活动具有切实的指导作用。在实践过程中,我主要遇到了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专业词汇缺乏;第二,口语以及敬语造成的困扰;第三,词汇干扰问题。首先,专业词汇缺乏问题是每位进入陌生领域译员都会遇到的难题,由于汉语专业知识和日语专业知识的缺乏,使得词汇障碍方面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以释意派理论为指导,将问题分为两类进行解决。第一,针对半陌生单词,对于进行解释性翻译,以单词的用途或是描述性的解释代替这个单词的读法;第二,针对完全陌生的单词,采取“按图索样”,以画图的方式使双方达到交流的目的。此外,在完成翻译后,把单词的读法和拼写记下来,从而彻底解决由该单词所造成的问题。其次,由于我们的日语基本上是从课本上获得,这就使得书面语和口语脱节,因而造成了在工厂实践时的听力障碍。我的解决对策是盲听日语、跟读日语,不限题材,综艺节目的训练效果更好,在敬语方面我的解决对策是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记忆分类。最后,当某些日语单词以汉字方式出现时,受汉语思维的干扰,有时会出现错译、漏译的问题。我的应对之策是对这类单词进行归纳总结,特别是针对汉字词汇的记忆,参考日文词典中的解释来理解,掌握单词的日文意思,从而避免受汉语思维的影响。通过此次实践,我体验了工厂日语陪同翻译的工作,在实践中加深了对理论的认识,丰富了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社会能力,但我深知在汽车领域的专业翻译能力仍旧不足,今后仍将不断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