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价格发现是指市场吸收、处理新信息并将其反映到价格之上的过程。而衍生品市场的成立,为商品与货币这两种资本形式的跨时空价值换算提供了可能。以期权为代表的衍生品所具有的特殊收益模式以及高杠杆特性理论上能够使得拥有信息的投资者更愿意参与交易,这种现象的外在表现便是衍生品市场往往会比基础资产市场更快地对信息作出反应,表现出更强的价格发现功能。那么,在实践中期权市场的推出是否能够提升股市的价格发现功能?如何度量期权市场的价格发现贡献程度?期权市场的价格发现贡献度存在哪些影响因素?其背后的作用机理又是什么?本研究将站在上证50ETF期权市场的角度上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2010年以来,沪深300股指期货与上证50ETF期权陆续上市标志着我国金融衍生品的市场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考虑到上证50ETF期权的推出时间较晚,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同时沪深300等相关期权产品正陆续推出,对于50ETF期权市场价格发现贡献度的研究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鉴于上述原因,本研究以我国市场上第一支股指ETF期权——50ETF期权作为实证对象,旨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寻找合适的定性方法与定量指标以衡量我国期权市场对于股市的价格发现贡献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首先基于均值回复与自然实验的思想,考察期权市场推出前后股市的均值回复特征,从而定性说明期权市场的成立对于股市价格发现功能的影响;随后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对期权与股市的价格预期进行建模,分析两个市场之间的领先-滞后关系,并且构建市场价格发现贡献度的定量指标——信息领先份额模型(ILS),观察期权市场价格发现贡献度的时变趋势;最后,本研究在此前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并检验我国50ETF期权市场对股市价格发现贡献度的影响因素。综合实证分析结果,本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50ETF市场在对应期权推出之前的均值回复特性不明显,而在对应期权推出之后具有了明显的均值回复性质,深证100ETF市场作为控制组在全时段内均值回复特征均不明显,50ETF期权的推出有助于提升股市的价格发现功能;50ETF期权市场领先标的资产市场大约8分钟,我国期权市场具备对于股市的价格发现能力,在价格发现过程中的平均贡献度达到了69.84%,但是相比发达国家市场仍有差距。同时随着50ETF期权市场的逐步活跃,其信息发现能力也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基于回归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期权与股市的相对波动率是影响价格发现贡献度的重要因素,且期权市场的相对波动性越大,其价格发现贡献度越弱。而宏观经济信息中的生产指标与价格指标同样与价格发现贡献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