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主是现代化的主题之一,同时也是国家和政党的主题。邓小平说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七大”报告也强调“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和制度保证。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加强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张闻天(1900—1976)是我党早期一位在位相当长的重要领导人(从1935年2月至1943年3月,张闻天担任党的总书记)、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一生著作甚丰,为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张闻天一生都在探索民主理论及实践,孜孜不倦致力于中国民主建设。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自己对民主的深刻认识相结合,运用于中国的民主建设,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张闻天民主思想代表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民主认识的水平,把握其思想有助于全面了解早期共产党人探索中国民主建设的内容和进程,拓展中国民主理论的视野和思路。同时,张闻天的民主思想是在反思中国民主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研究张闻天民主思想,对中国民主建设起到启示和借鉴作用,避免重犯过去的错误。江泽民在中共中央纪念张闻天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也高度赞扬了张闻天民主精神和民主意识:“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批评了当时工作中发生的‘左’的错误,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克服主观主义、发扬党内民主的重要性。”
在“十七大”报告提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之时,笔者力图以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为指导,在研究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历史研究方法等形式,试图弄清张闻天民主思想的发展历程、理论渊源以及主要观点,并对他的民主思想做一个定位和评价,以求对其进行全面性的把握,以期能更加深刻地认识、更好地继承这一宝贵精神财富,为解决当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供借鉴。
正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论文的第一部分,回顾了张闻天民主思想的发展历程,主要厘清张闻天民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张闻天民主思想的发展历程是随着他的求学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而变化的。首先,张闻天吸收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营养成分,民主思想开始萌芽;其次,他在苏联学习期间选择了无产阶级民主观,民主思想开始形成;再次,从1946年到庐山会议前这段时间,这是一个崭新的时期,张闻天对民主进行新的思考,其民主思想得到了发展;最后,在庐山会议后张闻天始终不渝坚持民主,其民主思想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论文的第二部分,探讨了张闻天民主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从根本上来说,张闻天民主思想主要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民主观;同时,批判地吸收了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当中人权学说和人道主义“以人为中心”思想的营养成分;张闻天的民主思想同样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宣扬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的影响。
论文的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从政治制度层面、方法层面及权利层面探析张闻天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首先,张闻天重视从政治制度层面保证人民民主的实现。张闻天从无产阶级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制度层面设计了一条人民当家作主的途径和渠道。其次,实现民主需要一个运行民主的方法和手段。张闻天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发扬党内民主和处理党内犯错误的方法,其中有民主集中制这个既是原则又是民主的方法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说服教育方法。同时张闻天把群众路线当成民主的工作方法,提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再次,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人民民主的权利,张闻天非常重视人民经济民主权利、政治民主权利和文化民主权利的实现。
论文的第四部分,重点阐述了张闻天民主思想的特点:民主主体的人民性,民主功能的二重性,民主形式的具体性,民主发展的艰巨性。
论文的第五部分,首先分析了张闻天民主思想在早期思想史上的重要性,并指出其对所处时代具有重要的影响。其次,我们必须正视张闻天民主思想作为一个历史的产物,既有科学、合理的一面,也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再次,张闻天民主思想对当今民主政治建设也富有启示和借鉴意义:民主要求人民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树立“人民群众是主人,党是勤务员”的观念;进一步完善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在我们这个有着“官本位”的国度里,“民主是一个好东西”(俞可平语),但实现民主和谐则任重而道远,今天的中国迫切需要民主。张闻天对民主的执着追求给我们无穷的力量,通过对张闻天民主思想的分析和总结,对于思考新时期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