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乔村围沟墓属性问题的探讨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duancj1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观念对墓葬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墓葬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死者生前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不同的埋葬方式还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围沟墓作为一类较特殊的墓葬形式,最早发现于山西侯马乔村,是指一座、两座或多座墓葬的外围挖有壕沟的墓葬。侯马乔村围沟墓在发现后,因其随葬有典型的秦文化陶器,发现有蜷曲特甚的秦式屈肢葬,而被认为属战国晚期秦国东进后的秦人墓葬,是目前两周时期中、小型围沟墓中发现时代最早、集中分布、数量最多、保存最好者。本文利用文化因素分析法,以数量统计为根据,重新梳理乔村围沟墓的属性,尤其是国属问题,对于研究晋南地区晋文化的去向,秦晋文化的相互关系,和当时的社会制度变革有一定意义。文章主要内容共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围沟墓的发现概况,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背景、研究内容与方法等。第二章从围墓沟的形制与分类、主墓的墓葬结构和随葬器物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了乔村围沟墓的有关发现。第三章为乔村第二期与第三期围沟墓的对比研究。从时代、分布位置、墓葬形制、头向与葬式、随葬器物、殉人等方面进行统计,重点讨论了洞室墓、头向东、屈肢葬、陶器类型、用圭制度、殉人等问题中秦、晋文化的差异,发现乔村第二期围沟墓呈现诸多晋文化因素,且在墓葬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第四章为乔村围沟墓与两周时其他地区的围沟墓进行比较。通过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发现围沟墓并非秦文化所特有的传统,晋、虢、秦、齐、越、鲁、韩等国的诸侯国君陵墓中均存在围沟。而同时期中、小型的围沟墓却集中发现于晋南地区和三门峡地区,关中和陇东仅见个例,虽然围沟形态上有相似之处,但其他地区围沟墓在时代上均晚于乔村第二期,且随葬有典型的秦文化器物,相比之下差异性更加显著。第五章为结论部分,根据墓地内分期对比和与其他地区围沟墓对比,得出乔村围沟墓第二期属魏人墓葬,第三期为秦人墓葬的推论。乔村围沟墓产生原因除了中原地区也有墓葬围沟的传统以外,或与魏国率先变法提倡节葬、围沟的使用限制松懈有关,也是战国中晚期宗法制瓦解,家庭逐渐成为社会主要单位的表现之一。
其他文献
<正> 减肥及减肥药,一直是医药市场中的热门。品种及品牌繁多的减肥药,在医药市场中也不断涌现,再加上该类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多种多样的促销手段和强势广告的狂轰滥炸,减肥类
低扬程泵站广泛用于平原或丘陵地区的防汛抗旱工程。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南水北调、引江济淮等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实施,对大中型低扬程泵站的研究又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造成中国足球的长期落后与徘徊不前的原因是多方面,其根本原因是训练方面的问题,因为比赛成绩的优劣是训练最直接的反映。几十些年来,中国足球在训练方面存在问题主要有:儿童
本研究分析了过热蒸汽膨化果蔬的原理及动力,建立了过热蒸汽对果蔬传热及膨化过程中果蔬中心温度和产生凝结水质量随传热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及果蔬膨化动力的数学模型,并以薄
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素质教育的中心,是现在教育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将创新教育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对学
以采光中庭的屋顶设计为例,在解析了中庭自然通风的方法、中庭热环境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绿色中庭建筑案例的分析,阐述了通过屋顶形态的优化设计来促进中庭自然通风的各种手
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曾告诫我们,“写—部话语对象的历史,不是把这些话语的对象深深地插入到它们共同的来源地,而是要展示支配着它们分散规律性的连接。
<正> 低钾血症是小儿常见的电解质紊乱。现将1975年1月~1988年5月我科住院的66例低钾血症患儿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年龄~1岁5例,~3岁28例,~5岁7例,>5岁26例,其中年龄最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用生动鲜活的形式呈现了文化历史传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软实力的资源武库。"陈式太极拳"引入高校舞蹈类专业的课堂,不仅让学
<正>讲明律令之法,见于《大明律》及《大清律例》,是中国本土化的产物,不见于外国的古代法制史中。《大明律》"吏律公式"中首列"讲读律令":"凡国家律令,参酌事情轻重,定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