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肠道病毒(HEV)属小RNA病毒科,是无菌性脑膜炎的主要病因,也可以引起其它急性感染性疾病,包括新生儿脓毒样疾病、急性弛缓性麻痹(AFP)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鉴定肠道病毒常用中和法,但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有时需要使用乳鼠,标准抗血清的供应也有限。为此我们建立了一套基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基因序列分析的鉴别肠道病毒的分子方法。首先测定肠道病毒结构蛋白VP1部分序列,然后将测得的序列与GenBank中的68个原型株VPl序列进行比较分析,构建种系发生树,从而鉴别未知病毒型别。
本研究首先建立了分子定型的方法,然后选取广东省消灭脊髓灰质炎AFP监测中从1994年至1998年分离的114株HEV为研究对象,对建立的方法进行评估。采用传统中和定型方法使用脊髓灰质炎病毒1、2、3型标准血清和肠道病毒组合血清对1994年至1998年的肠道病毒分离株进行中和鉴定。使用脊髓灰质炎1、2、3型标准血清鉴定了114株病毒中的29株脊髓灰质炎病毒,混合毒株也可以鉴别定型;由于组合血清覆盖的病毒型别范围有限,114株各年分离的毒株中除29株脊髓灰质炎病毒外,46株无法定型,占54﹪(46/85)。
采用基于肠道病毒结构蛋白VP1基因部分序列种系发生分析方法对肠道病毒分离株进行定型,114株病毒都成功扩增,并完成了序列测定和分析,除2株无法定型外,其它毒株都能与某个原型株归在同一组,从而确定毒株的型别;与中和定型结果相比两者的符合率为85﹪(58/68)。阐明了使用RD(人横纹肌肉瘤细胞)细胞系在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粪便标本中能分离的主要肠道病毒型别是B组的埃可病毒。通过本研究首次发现了新型肠道病毒EV75型,全面的鉴别及其公共卫生学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