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114株人肠道病毒分离株的分型鉴定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lang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肠道病毒(HEV)属小RNA病毒科,是无菌性脑膜炎的主要病因,也可以引起其它急性感染性疾病,包括新生儿脓毒样疾病、急性弛缓性麻痹(AFP)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鉴定肠道病毒常用中和法,但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有时需要使用乳鼠,标准抗血清的供应也有限。为此我们建立了一套基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基因序列分析的鉴别肠道病毒的分子方法。首先测定肠道病毒结构蛋白VP1部分序列,然后将测得的序列与GenBank中的68个原型株VPl序列进行比较分析,构建种系发生树,从而鉴别未知病毒型别。 本研究首先建立了分子定型的方法,然后选取广东省消灭脊髓灰质炎AFP监测中从1994年至1998年分离的114株HEV为研究对象,对建立的方法进行评估。采用传统中和定型方法使用脊髓灰质炎病毒1、2、3型标准血清和肠道病毒组合血清对1994年至1998年的肠道病毒分离株进行中和鉴定。使用脊髓灰质炎1、2、3型标准血清鉴定了114株病毒中的29株脊髓灰质炎病毒,混合毒株也可以鉴别定型;由于组合血清覆盖的病毒型别范围有限,114株各年分离的毒株中除29株脊髓灰质炎病毒外,46株无法定型,占54﹪(46/85)。 采用基于肠道病毒结构蛋白VP1基因部分序列种系发生分析方法对肠道病毒分离株进行定型,114株病毒都成功扩增,并完成了序列测定和分析,除2株无法定型外,其它毒株都能与某个原型株归在同一组,从而确定毒株的型别;与中和定型结果相比两者的符合率为85﹪(58/68)。阐明了使用RD(人横纹肌肉瘤细胞)细胞系在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粪便标本中能分离的主要肠道病毒型别是B组的埃可病毒。通过本研究首次发现了新型肠道病毒EV75型,全面的鉴别及其公共卫生学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盆底康复治疗对流产所致不孕不育患者封闭抗体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该院妇产科就诊的不孕不育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流产致不孕不育
本文选取青岛潮间带地区的4种常见大型底栖海藻,即叉枝藻(Gymnogongrus flabelliformis Harvey,红藻,高潮带)、孔石莼(Ulva pertusakjellm,绿藻,中潮带)、缘管浒苔(Enteromorpha l
无线集群通信系统是一种面向专业用户、提供指挥调度,数据的传输,信息的收发以及定位等多种服务业务。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多媒体业务的需求,无线集群通信走向数字化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 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芯片(SNP array)在产前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间在丽水市妇幼保健院行产前诊断,经超声心动图
由于 TD-SCDMA系统的早期版本频点较少,带宽不足,而同频干扰严重,商用后的TD-SCDMA网络在入网用户持续增多的情况下,已出现了系统容量不足通信质量恶化的现象。为此,中国移
目的 探讨缝合止血和电凝止血用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腹腔镜手术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术后卵巢储备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1月该院收治的238例卵巢
目的 调查分析梧州市学龄期儿童生长发育、视力不良、龋齿及脊柱侧弯的发生率,为进一步改善儿童营养情况、提高儿童身体素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梧州市2017年、2018年万秀区3
目的 分析荧光定量PCR (FQ-PCR)法检测4 212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标本的结果.方法 采用FQ-PCR与胶体金法检测4 212例生殖道CT标本,检测阳性的标本进行核酸测序分析,分析阳
目的 了解女性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调查女性人群对HPV及HPV疫苗的认知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3月就诊的20~60岁女性患者804例,对其进行HPV及HPV疫苗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