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主要目的是观察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CR、PR、SD、PD、DCR、ORR)及生存情况(PFS、OS、术后生存期、生存率)。次要目的是观察手术安全性及并发症的防治,为氩氦刀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观察了 2013年11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期间,在我院肿瘤科行肺部氩氦刀治疗的3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所有纳入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EGFR基因状态、肿瘤TNM分期、生存数据、肺部氩氦刀术前及术后中西医治疗状况。采用mRECIST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氩氦刀术后近期影像学评价。以Excel建立数据库并存储数据,运用SPSS 25.0软件统计分析研究数据,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近期疗效影像学评价35名晚期NSCLC患者共接受了 37次肺部氩氦刀冷冻消融(有2人做了两次),于术后1月共进行37次近期疗效影像学评价:CR(0/37),PR(34/37),SD(2/37),PD(1/37),疾病客观有效率为91.89%(34/37),疾病控制率为97.30%(36/37)。2.无进展生存期(PFS)35例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6.30个月。按氩氦刀术后治疗方法分层,17例患者于氩氦刀术后采用中医治疗,其mPFS为4.33个月;18例患者于术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其mPFS为8.44个月,且Log-Rank检验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术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中,在中药基础上联合化疗的9例患者mPFS为7.00个月,放化疗结合3例患者的mPFS为9.73个月,靶向治疗2例患者的mPFS为9.27个月(靶向药分别为奥西替尼、阿法替尼),放化疗+靶向治疗1例患者的PFS为8.10个月(靶向药为吉非替尼),化疗+抗血管生成治疗2例患者的mPFS为9.07个月,化疗+抗血抗血管生成治疗+DC-CIK等细胞免疫回输治疗1例患者的PFS为14.03个月。3.总生存期、术后生存期与生存率3.1全体患者的总生存期、术后生存期与生存率截止随访日期,35名患者中有32人死亡、3例存活。全体患者的中位生存期(mOS)为22.37个月;采用直接法计算6个月、1年、2年、3年、5年生存率,结果分别为82.86%、73.53%、37.5%、18.75%、0%。全体患者肺部氩氦刀术后生存期为7.77个月;氩氦刀术后的6个月、1年、2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1.43%、32.35%、9.38%、3.13%、0%。3.2术后中医治疗组与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术后生存期与生存率本研究氩氦刀术后中医治疗组有17人,术后生存期为6.30个月;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18人,术后生存期为11.87个月,且Log-Rank检验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氩氦刀术后中医治疗组的术后的6个月、1年、2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8.82%、17.65%、5.88%、0%、0%。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术后6个月、1年、2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 83.33%、47.06%、13.33%、6.67%、0%。4.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和结局35名晚期NSCLC患者有38个病灶,共接受了 37次肺部氩氦刀冷冻消融。在37次氩氦刀冷冻消融术中,出现的常见术中并发症有术中疼痛3例(需即时止痛,否则影响手术)、术中咳痰带(咯)血2例、术中气胸5例,经西医对症处理后均能缓解,均未影响手术完成。肺部氩氦刀术后并发症有术后疼痛11例、氩氦刀术后咳痰带血11例、术后发热9例、术后胸水4例、术后气胸1例,经清肺散结汤加减及西医对症处理后均能缓解。5.冷冻循环次数、平均冷冻时长、复温时长35名接受冷冻消融的患者共行37次冷冻消融,有2次行3个冷冻循环,有34次行2个冷冻循环,有1次行1个冷冻循环;所有患者平均冷冻时长27.16 min、平均复温时长 8.71 min。结论:对于晚期不可切除的NSCLC患者,采用肺部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在近期疗效上有着良好的减轻肿瘤负荷的作用。对一些氩氦刀术后仍有其它治疗机会的患者,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有着良好的疾病控制率,并且可以提升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状况。中药联合西医对症治疗可有效改善肺部氩氦刀术后并发症。肺部氩氦刀冷冻消融术联合以中药为基础的其它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