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体的内部情绪体验和外部情绪信息都有可能影响欺骗反应。情绪可能是诱发产生欺骗的动机,如做错事后的害怕可能成为诱发欺骗的动机,使得个体做出欺骗行为以逃避惩罚。欺骗行为会给欺骗者带来紧张、恐惧甚至兴奋的情绪体验,情绪体验也会影响欺骗行为。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表情面孔作为刺激的材料,结合内隐和外显任务,研究情绪信息对欺骗反应抑制过程的影响。实验采用情绪Stroop范式,内隐情绪任务中要求被试对面孔表情做性别判断,此任务下情绪为无关信息,外显任务要求被试对情绪类型做判断,此任务下性别为无关信息。研究一考察多重情绪强度下情绪信息对欺骗反应的影响,采用的情绪强度为20%、40%、60%、80%、100%五个维度,情绪类型有愤怒和高兴两种类型,由于维度类型的限制所以采用的是行为实验,主要探讨在五个维度上欺骗反应是否存在某种函数关系。结果发现,情绪的加工需要注意资源的调节,而且在外显任务中高强度的负性情绪会促进欺骗反应的进行。这些结果表明个体在负性情绪下,随着情绪强度的增大倾向于做出欺骗反应。研究二根据研究一得出的研究结果选择情绪强度,采用事件相关电位研究,探讨情绪信息对欺骗反应影响的神经机制。结果发现,在内隐任务中正性情绪引发了更大的P300波幅,诚实反应引发更大的N200波幅。在外显任务中高强度引发了更大的P300波幅,高强度的负性情绪引发更大的LPC波幅,欺骗反应引发更大的N200波幅、P300波幅和LPC波幅。这些结果表明在内隐任务中,情绪信息对欺骗反应的影响主要在早期,也就是执行功能的抑制阶段。在外显任务中,情绪信息对欺骗反应的影响贯穿执行功能的三个阶段,即抑制阶段、冲突和反应监测阶段、执行阶段。本研究发现在内隐任务中正性情绪信息对欺骗反应的影响大于负性的,在外显任务中则是负性情绪信息对欺骗反应的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