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血脂异常疾病发病率上长特别快,我国约有9000万人患有血脂异常,每年约有150-200万人死于与血脂异常相关疾病,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目前医学研究证实,血脂异常是引起人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如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冠心病(包括心肌梗塞、心绞痛及猝死)、脑梗塞以及周围血管血栓栓塞性疾病等。这些心脑血管性疾病的发病率高,病情进展凶险,危害性大,其死亡率约占人类总死亡率的半数左右。血脂异常已成全球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观察加味五苓散对治疗广东地区常见的脾虚痰浊型血脂异常患者的疗效。研究意义在于通过运用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为指导,通过运用健脾化湿、理气化痰为主法,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三因制宜的特色和中药毒副作用少的优势,应用中药治疗广东地区血脂异常患者,探索合理的临床用药方案,更好地控制血脂异常患者症状,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方法: 将诊断为脾虚痰浊型血脂异常的住院患者40例按随机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52.4岁;对照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0.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别。所选病人中医辨证均属于脾虚痰浊型。对照组用中成药血脂康0.6 bid治疗;治疗组采用血脂康胶囊加中药汤剂(加味五苓散)治疗。4w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变化情况,作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治疗组20例中显效12例(60%),有效6例(30%),无效2例(10%),总有效率90%;对照组20例中显效7例(35%),有效5例(25%),无效8例(40%),总有效率60%。两组疗效采用Ridit分析进行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在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前有显著降低,治疗组在眩晕,头重,心悸,胸闷气短,肢麻沉重,乏力等症状及体征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两组治疗后TC、TG、LDL-C均有所下降,HDL-C均有所上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本课题临床研究表明,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原则,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紧密结合现代医学,根据脾虚痰浊型血脂异常的临床表现,运用具有健脾化湿、理气化痰兼活血化瘀功效的加味五苓散进行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加味五苓散可以减轻病人的症状和体征:眩晕,头重,心悸,胸闷气短,肢麻沉重,乏力,腹胀,纳呆,口黏,恶心欲吐基本消失,血脂指标明显改善。充分发挥中医副作用少、价格大众化的优势,而加味五苓散的组方又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的辨证论治、标本兼顾、安全有效、灵活多变原则,明显增强疗效,缩短病程,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此外,临床观察显示,应用加味五苓散治疗本病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是治疗广东地区脾虚痰浊血脂异常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