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长期以来,我国的破产重整实践呈现出成本高、效率低、成功率低的局面,一直未能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作为司法重整和庭外重组的结合,预重整制度为困境企业拯救提供了新的解决路径。但是,由于立法的缺位,我国预重整制度尚无明确的规范指引。就理论研究而言,目前国内有关预重整制度的理论研究大多都还停留在制度的介绍和引进层面,并未进行深入探讨。而少部分针对预重整案例的研究内容又仅限于个案反思和经验总结,尚未涉及预重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的破产重整实践呈现出成本高、效率低、成功率低的局面,一直未能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作为司法重整和庭外重组的结合,预重整制度为困境企业拯救提供了新的解决路径。但是,由于立法的缺位,我国预重整制度尚无明确的规范指引。就理论研究而言,目前国内有关预重整制度的理论研究大多都还停留在制度的介绍和引进层面,并未进行深入探讨。而少部分针对预重整案例的研究内容又仅限于个案反思和经验总结,尚未涉及预重整制度的整体构建。笔者认为,预重整的价值追求与重整一致,首要目的都是通过拯救具有重整价值的困境企业脱困从而达到债务人、债权人、职工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应当以困境企业即债务人作为研究导向,在预重整制度中赋予债务人相应的权利使之成为整个预重整程序的主导,并围绕债务人保护为核心构建我国的预重整制度。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国内尚无专门针对预重整中的债务人保护的理论研究。部分研究预重整制度构建的文献的章节内容涉及到债务人保护,但并未进行深入讨论。本文将以预重整中的债务人保护为切入点,并阐述以债务人保护为核心构建预重整制度的理由,从预重整中的债务人保护机制和债务人保护的界限两方面加以论述,对以债务人保护为核心构建预重整制度提出相应的建议。但是,由于目前国内预重整实践案例样本较少仅能从典型案例加以研究,因此本文并非建立在广泛的实证研究之上,期待之后有学者能在预重整实践蓬勃发展后,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预重整制度的理论研究。
其他文献
民间金融在我国发展已久,在历史长河中经受过数次打压,直至改革开放才真正走上了正规化发展的道路。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民间金融为我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已成为金融体系内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还解决了众多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广州作为国内民间金融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研究其民间金融的发展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可为其他地区发展民间金融提供借鉴。但是,随着广州民间金融的规模不断壮大,暴露出来的问题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产业扶贫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关键措施,更是乡村产业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石。为确保产业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地和政策目标的实现,国家审计机关有必要对其落实情况开展跟踪审计,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审计署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将实施扶贫政
我国政府正在加快步伐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会计信息公开力度不断加大,人民群众对其关注度和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水平普遍不高,难以达到社会公众对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工作越来越高的期望和要求。当前,我国面临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为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对政府会计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
企业是国家经济创新的主体,提升企业研发能力是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然要求。一般来说,研发活动首先需要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但高投入未必有高产出,投入活动的高风险性决定了研发活动的不确定性;另外,即使企业通过研发投入进行研发活动获得了不错的创新成果,研发活动的外溢性也容易使其创新成果扩散到市场被其他竞争者模仿复制,最终导致企业的私人收益率低于社会收益率,造成市场失灵,从而影响企业进行研发活动的积极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以成文法的形式对宪法宣誓制度作出了规定,这一制度的确立为美国社会的繁荣稳定发展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美国宪法宣誓制度的正式确立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宪法宣誓制度的确立,两百多年来,美国宪法历经风雨,为美国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因此,有必要对美国宪法宣誓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专门研究,借鉴其经验,为我国法治社会建设提供参考。本文对美国宪法宣誓制度的研究主
离婚损害赔偿法律制度,是指婚姻关系中一方出现法定过错行为,给对方在物质或精神方面造成损害,致使婚姻关系破裂,无过错方有权利要求对方赔偿的一种制度。我国在2001年顺应时代潮流,在修订之后的《婚姻法》正式确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满足了我国婚姻家庭的现实需求。此举标志着我国婚姻家庭领域立法到达一个新的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前进过程中的一个篇章,更好地保护婚姻破裂家庭中受害方的权益。该制度有效地抑
近年来,我国民办学前教育既呈现出集团化、蓬勃发展的趋势,也处于国家对民办教育政策的重要调整期。本文作者所就职的D公司是一家民办学前教育集团,完整经历了资本狂热和逐渐回归理性的历程,公司每次的变革变化都伴随着组织结构变革和具体的人员调整、制度调整。文章首先结合PEST和SWOT理论全方面地分析了影响D学前教育集团组织发展的内外部经营环境。随后分析了D公司自成立以来对组织架构和内部管理的一系列调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