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随着人类社会逐步进入高度工业化、信息化的社会,对于资源、能源的需求与消费呈现上升态势,并且在开采技术、利用程度等方面也不断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人类社会与大自然之间的矛盾也愈发突显。近几年,国内外的矿产资源开采与利用程度都在飞速上升,不过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矿产资源的滥采与浪费,并且在管理决策的过程中,忽视了经济持续发展与公众利益而一味追求高速、快速的发展,忘记了“过度”效益与后代子孙的利益,这一切管理决策行为,均与“和谐”原则背道而驰。从这个角度出发,为了协调各方利益,达到均衡态,论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管理学原理等理论基础,以数量经济学相关方法为工具,初步建立资源CGE模型,并采用RAS方法平滑相关数据,校准法厘定各类参数,最后通过GAMS软件计算出均衡解,并与基准年数据作比较,展开对于资源管理决策问题的探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一)论文理论基础。和谐理念和一般均衡理论将贯穿始终,作为指导思想,一方面要求各方利益包括资源环境方的利益协调可持续,一方面从方法上提供工具,以求量化分析各方利益的影响情况,以求找到政策平衡点,实现多方利益最大化。(二)基于2002年四川省的投入产出表建立了小范围的资源SAM,表中数据与一国范围内的数据有所差别,以地方性的数据作为基准,体现出模型数据来源的特殊性与针对性。(三)构建各个模块的CGE方程,生产模块的函数以嵌套形式体现,并加入资源环境模块,在其中设立相应方程,以体现自然资源禀赋。(四)模型参数的标定。参数的合理标定是CGE模型求解的关键步骤,直接关系到模型解的正确性与模型自身的实用性。本文采用基准数据集校准的方法率定了各类参数,并参照相关文献给定了部分外生参数与变量的值,得到了一个较为一致的数据集。(五)模型的求解与政策模拟。参数率定并检验后,本文针对攀枝花地区的实际情况设定了两种政策方案以观察各变量的变化,进而分析对各利益体的影响,理论上为攀枝花的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提供了一个量化分析工具,较好地完成了模型建立的意义和研究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