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总是不断更新迭代,如同人类社会的"推进器",推动时代的发展。2014年初,Facebook 20亿美元收购虚拟现实技术公司Oculus,正式宣布进入虚拟现实领域,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真正走进了大众视野。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不仅引发了资本市场的震动,也影响了人类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包括传媒业。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满足了新媒体语境下受众对"临场感"要求,作品互动性增强,受众成为参与者,通过技术手段"沉浸"在环境之中,产生共情(empathy)效应,虚拟现实成为一种新兴传播媒介,就此继而成全了一种全新新闻报道形式——虚拟现实新闻(VR新闻)。叙事学被引入到新闻传播学领域,成为一门交叉学科即新闻叙事学,为新闻文本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和框架。几乎每种新媒介的出现都会影响新闻叙事的变化。"虚拟现实+新闻"未来的发展动向,仍处于雾里看花的阶段。如何成为适应技术发展的全媒体工作者,是从业者眼下面临的问题。本研究首先对研究所涉及的名词概念进行解析。立足传播学,"技术.决定论"、"人性趋势化"等观点为"虚拟现实作为媒介形态"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将对虚拟现实进行媒介属性解读,提出虚拟现实具备自主选择性、交互性、沉浸性、真实性和趣味性等媒介特征,满足了新闻业对"还原真相"的进一步需求。根据技术在新闻界的应用现状和实践情况,将虚拟现实新闻分为CGI(计算机合成图像)、2D全景视频、3D全景视频三种类型,并提出"有深度信息"的3D全景视频将成为虚拟现实新闻最常见的成熟形态。笔者对"VR新闻实验室"与《纽约时报》的近500条VR全景视频新闻作品进行了整理,初步分析了虚拟现实新闻的题材类型。分析虚拟现实的媒介属性和新闻叙事的关系,虚拟现实的媒介属性推动新闻叙事的变革,并且决定着新闻叙事的变革方向,新闻叙事的变革也是媒介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虚拟现实的冲击下,新闻表达范式进行重构。从叙事角度,总结虚拟现实作为媒介对一般新闻叙事的影响:与一般新闻叙事相比,叙事内容呈现从表层信息到深度叙事的趋势,叙事空间从"缺席"转向"遥在",叙事结构不再以线性结构出现,信息依靠受者挖掘,叙事语言的表达不再只依赖文本,而是运用多种符号,而叙事风格则趋向"实用+审美"。最后,综合虚拟现实的媒介属性,本研究总结出多条叙事策略,其中包括叙事选题需有针对性、叙事视角单一性、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同步化、叙事符号应用的多样化、叙事结构简单化以及其他叙事技巧。由于VR/AR设备尚未普及,本研究尝试从生产者角度来看待虚拟现实新闻,与行业从业者进行访谈,一步步证实观点。希望为志在成为虚拟现实新闻的从业者的人,提供实践和学习方向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