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土建筑凝聚着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是地域文化的代表。窑洞民居属于典型的乡土建筑,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是中国优秀的民居形式。目前对于中国窑洞民居的研究多集中于甘肃、豫西、陕西、山西等地,其他地区对窑洞民居研究较少。石家庄西部地处山区,现存大量窑洞民居。本文梳理了关于窑洞民居的理论研究,并对石家庄西部窑洞民居进行实地调研,提出适用于当地窑洞民居保护与更新策略。 通过对现有窑洞民居保护与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和窑洞民居更新实例研究,了解窑洞民居保护更新的目的和意义,总结现有窑洞民居研究的局限性。通过对石家庄的西部地区的实地调研,分析该地区窑洞民居平面布局、院落形态、所用材料,得出石家庄西部地区典型窑洞模型。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及实地走访发现窑洞民居存在室内湿热环境较差、室内功能分区混乱及建筑结构损坏等问题。本文借鉴陕北、豫西地区新建窑洞民居的设计理念和成功案例,针对石家庄西部地区既有窑洞民居湿热环境差、结构损坏等方面提出保护措施;并对新建窑洞民居提出更新选型。通过软件模拟窑洞民居冬季热负荷与全年建筑内部舒适度,优化窑洞民居室内湿热环境,使窑洞民居满足现代居民生活需求。对比改造前与改造后的数据,发现改造后的窑洞民居室内物理环境优于改造前。改造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本文研究,为窑洞民居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