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收集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等方法对贵州大狗场仡佬族音乐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五万五千余字,分四章撰写。首先,绪论部分阐述笔者选题的缘由及意义,梳理了国内对大狗场仡佬族音乐研究的现状,总结了关于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及大狗场仡佬族音乐的科研成果。第一章,对大狗场仡佬族音乐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进行了描述。第二章,对大狗场仡佬族音乐类型包括民歌、祭祀歌、乐器等从用途方面进行分类,列出图表进行详细说明以及对其音乐现状包括沿用习俗以及自身的保护现状进行分析和说明。第三章,运用音乐学相关原理及理论知识对大狗场仡佬族音乐表现形态及音乐形态进行分析,包括表现方式、表现场合、表现功能、旋律特征、结构特征、调式调性特征、节奏节拍特征、唱腔特征、装饰音特征、衬词的使用特征等艺术形态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第四章,主要论述大狗场仡佬族音乐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大狗场仡佬族音乐的保护对策上进行分析、思考,试图寻求最佳的保护对策。最后,结语部分对本论文进行总结.除以上所述外,有一下创新点:(一)在对于大狗场仡佬族音乐的研究中,我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合了音乐学相关理论对其进行了音乐形态方面的分析研究,并且把大狗场仡佬族音乐整理成谱例。(二)对大狗场仡佬族歌词的记录,运用汉字记音法将仡佬族语言歌词整理在对应的谱例中。这是其他贵州仡佬族音乐研究中没有发现的,其他的多是汉语形式。(三)对大狗场仡佬族音乐、语言等所有文化的保护问题作出思考,提出保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