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转化基因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f13098900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垂体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PTTG)在正常垂体组织、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以及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其与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以及侵袭性的关系,为垂体腺瘤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临床预后的判断奠定理论基础。材料与方法:从2012年1月-2012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外科经手术切除(经蝶手术或开颅手术)的137例垂体腺瘤标本中随机抽取40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垂体腺瘤组织,并有可供研究的病理组织至少100mg。参考Handy-Wilson及Knosp分级,其中侵袭性垂体腺瘤22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18例;微腺瘤4例、大腺瘤29例、巨大腺瘤7例;功能性腺瘤11例、无功能性腺瘤29例。以7例无瘤垂体组织作为对照组,标本来源于尸检,亦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无瘤垂体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TTG在正常垂体组织、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及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分析系统进行免疫组化检测,以细胞核和(或)胞质出现棕黄色颗粒为准,选取阳性细胞数较多的区域随意检测5个高倍镜视野(×400),计算出阳性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百分比。分析PTTG在正常垂体组织、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和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PTTG的表达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收集了7例正常垂体组织标本和40例垂体腺瘤组织的临床病理标本,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各个标本中PTTG的表达情况。在40例垂体腺瘤组织病理标本中,阳性着色标本共计33例,占82.5%;在7例正常的垂体组织标本中仅有1例出现弱阳性着色,其余均未着色。经卡方检验垂体腺瘤组织与正常垂体组织之间PTTG的表达率存在高度显著差异(P<0.01)。2.PTTG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的关系:在18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未着色标本为6例、弱阳性着色标本3例、中度阳性着色标本8例、强阳性着色标本1例;而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未着色标本1例、弱阳性着色标本1例、中度阳性着色标本3例、强阳性着色标本17例。两者之间经卡方检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与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之间PTTG的表达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1.PTTG在垂体腺瘤组织中与正常垂体组织中的表达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可见垂体腺瘤的发生可能与PTTG的增殖有密切关系。2.PTTG在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与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可见其表达水平与垂体腺瘤的侵袭程度相关。3.PTTG的过高表达可能是垂体腺瘤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有可能作为评价垂体腺瘤预后的一个指标,并可能成为治疗垂体腺瘤的新靶点。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发展空间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很多的房地产企业已经走向了一体化的道路,一体化运作的财务管理模式势必是未来我国房地产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将手中资金进行股权投资。而投资主体的丰富又促进了股权投资方式的多样化,隐名出资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股权投资方式获得了许多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管理难度的增加,带来了商业形式和管理模式的不断挑战和颠覆。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企业的管理行为,也促进了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变。公
<正>国土资源基层是服务的前沿和窗口,更是解国决"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但近年来,涉及国土资源基层的失职渎职案件一再发生,在系统内外造成了不良影响。从客观分析,国
目的探讨心电图针对不同血清钾浓度的对比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2月~2010年2月高血钾患者105例,将患者心电图特征与高血钾的心电图特征进行比较,同时针对不同血钾浓度与
目的:观察不同级别FL中MMR蛋白表达的差异;FL滤泡内和滤泡间MMR蛋白表达的差异;分析FL滤泡内和滤泡间CD10表达差异与MMR蛋白表达差异的相关性;MMR蛋白表达缺失与t(14;18)易位和BC
高分子塑料在汽车零部件上应用,其重要条件是材料在苛刻条件下的耐久性,掌握使用环境下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和特性值。特别是长时间处于热负荷和高应力时,蠕变变形和蠕变断裂
<正>一天,八年级某班的X等几位学生上课玩水。课后,X说他在喝水时,后面一位学生伸手碰他的水杯,导致水溅到他的身上。之后,出于报复,他把水杯里的水向其身后两位学生抛洒,因
人工智能(AI)已经成为各国争夺科技主导权的战略级抓手,不仅将深刻改变人类生活,也将迅速改变能源行业,推动石化领域变革发展。未来传统石化企业可能的AI发展方向是智能勘探
集团化办学不是复制另一个自己,是教育的协同发展。在集团化办学体系中,核心学校是一个优质资源孵化地,成员学校既要注入核心学校的优质基因,又绝不丢掉原本定位和特色,共生、共赢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