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垂体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PTTG)在正常垂体组织、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以及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其与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以及侵袭性的关系,为垂体腺瘤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临床预后的判断奠定理论基础。材料与方法:从2012年1月-2012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外科经手术切除(经蝶手术或开颅手术)的137例垂体腺瘤标本中随机抽取40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垂体腺瘤组织,并有可供研究的病理组织至少100mg。参考Handy-Wilson及Knosp分级,其中侵袭性垂体腺瘤22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18例;微腺瘤4例、大腺瘤29例、巨大腺瘤7例;功能性腺瘤11例、无功能性腺瘤29例。以7例无瘤垂体组织作为对照组,标本来源于尸检,亦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无瘤垂体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TTG在正常垂体组织、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及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分析系统进行免疫组化检测,以细胞核和(或)胞质出现棕黄色颗粒为准,选取阳性细胞数较多的区域随意检测5个高倍镜视野(×400),计算出阳性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百分比。分析PTTG在正常垂体组织、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和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PTTG的表达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收集了7例正常垂体组织标本和40例垂体腺瘤组织的临床病理标本,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各个标本中PTTG的表达情况。在40例垂体腺瘤组织病理标本中,阳性着色标本共计33例,占82.5%;在7例正常的垂体组织标本中仅有1例出现弱阳性着色,其余均未着色。经卡方检验垂体腺瘤组织与正常垂体组织之间PTTG的表达率存在高度显著差异(P<0.01)。2.PTTG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的关系:在18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未着色标本为6例、弱阳性着色标本3例、中度阳性着色标本8例、强阳性着色标本1例;而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未着色标本1例、弱阳性着色标本1例、中度阳性着色标本3例、强阳性着色标本17例。两者之间经卡方检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与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之间PTTG的表达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1.PTTG在垂体腺瘤组织中与正常垂体组织中的表达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可见垂体腺瘤的发生可能与PTTG的增殖有密切关系。2.PTTG在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与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可见其表达水平与垂体腺瘤的侵袭程度相关。3.PTTG的过高表达可能是垂体腺瘤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有可能作为评价垂体腺瘤预后的一个指标,并可能成为治疗垂体腺瘤的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