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uye1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比带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两种方法在肱骨干骨折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择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2009年6月至2012年2月期间住院治疗并诊断为肱骨干骨折的病人68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28例,年龄24~70岁,平均40岁。68例患者中车祸伤16例、重物砸伤14例、摔伤28例、高处坠落伤10例。将其分成两组,即锁定加压钢板组和带锁髓内钉组,其中锁定加压钢板组30例,带锁髓内钉组38例。所有患者平均随访6-12个月,并评估和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疗效指标和桡神经损伤,骨不连,肩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带锁髓内钉组手术时间为75.O±10.2min,锁定加压钢板组手术时间为95.0±23.4min,统计学显示两者之间有差异(p<0.05);带锁髓内钉组术中出血量为100±20.4ml,锁定加压钢板组术中出血量为200±50.6ml,带锁髓内钉组术中创伤小,出血量明显少,统计学处理显示两者之间有差异性(p<0.01)。而在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上经统计学处理显示锁定加压钢板组与带锁髓内钉组两者之间没有差异(p>0.05)。锁定加压钢板组术后出现桡神经麻痹2例,骨折不愈合2例,断板1例;带锁髓内钉组术后未出现桡神经麻痹,骨折不愈合1例,肩关节疼痛1例。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锁定加压钢板组与带锁髓内钉组两者在住院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均取得不错的临床疗效,但髓内钉组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上比钢板组时间上更短,出血量更少,带锁髓内钉更符合“生物学固定”的原则,更符合生物学接骨术的新概念。
其他文献
在中国古典思想库中,有着丰富的朴素生态文化思想。先秦道家的"道法自然"、"齐同万物"和"生有涯,知无涯"等思想对我们今天正确解决我们的物质生存危机和精神家园重建具有重要
研究目的:建立大鼠胫骨上段骨折模型,观察局部注射NGF、局部植入应用羟基乙酸-L-赖氨酸-乳酸、复合聚乳酸、β-磷酸三钙和神经生长因子制备神经生长因子缓释材料(PNGF)对大鼠骨折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肝破裂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03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27例肝破裂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4例,女性3例,年龄范围18-81岁,平均年龄47.6
目的观察卤米松软膏外用、中药湿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合格纳入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
目的:观察地佐辛与芬太尼在全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选择更好的镇痛药物组合,有效降低不良反应提供依据。方法:临床随即选取全麻手术患者120例,ASA I~II级,随即
第一部分构建大鼠重组质粒pEGFP-Ci/GDNF目的:克隆大鼠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GDNF)基因,构建大鼠pEGFP-C1/GDNF重组质粒。方法:由出生
目的:通过探讨交锁髓内钉与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寻求胫腓骨骨折治疗的合理有效的固定方式。方法:将5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分为具有可比性的两组,分别采用交锁髓
为了更好的应用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测量数据评估系统的电压稳定性,本文提出利用戴维南等值参数求取电压稳定裕度的改进方法。加入初值优
1998年高考化学选择题,涉及到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元素及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化学实验、化学计算。按各题所考查的侧重点确定其归属: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有7,8,9,10,11,12,13,16,19题;元素及无机化合物
目的:1、明确在不明原因慢性腹痛中,小肠疾病所导致慢性腹痛所占的比例,及分析小肠疾病谱情况。2、明确因不明原因慢性腹痛拟诊为肠易激综合征或功能性腹痛的患者,经胶囊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