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蒙古族与汉族H型高血压发病率的差异。2.研究蒙古族、汉族H型高血压病与年龄、血尿酸、血肌酐、BMI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于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住院的高血压患者327例,根据民族分为两组,其中蒙古族168例(H型高血压151例,单纯性高血压17例),汉族159例(H型高血压118例,单纯性高血压41例)。收集入选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相关检查指标,记录结果。结果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高血压患者327例,其中蒙古族168例(H型高血压151例,占比89.88%;单纯性高血压17例,占比10.12%),汉族159例(H型高血压118例,占比74.21%;单纯性高血压41例,占比25.79%),蒙古族H型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于汉族H型高血压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蒙古族H型高血压发病年龄(61.56±11.73)岁早于汉族H型高血压的发病年龄(64.85±11.2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蒙古族H型高血压患者血尿酸(361.96±105.87)umol/L水平高于汉族H型高血压患者血尿酸(329.90±79.96)umol/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蒙古族H型高血压BMI(28.77±3.48)水平高于汉族H型高血压患者BMI(25.44±3.4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蒙古族H型高血压血肌酐(7.97±24.88)umol/L和尿素氮(7.97±24.88)mmol/L水平与汉族H型高血压血肌酐(72.53±20.64)umol/L血尿素氮(5.92±5.26)mmol/L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蒙古族H型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高于汉族。
2.蒙古族H型高血压的发病年龄早于汉族。
3.蒙古族H型高血压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病率、BMI水平高于汉族。
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于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住院的高血压患者327例,根据民族分为两组,其中蒙古族168例(H型高血压151例,单纯性高血压17例),汉族159例(H型高血压118例,单纯性高血压41例)。收集入选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相关检查指标,记录结果。结果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高血压患者327例,其中蒙古族168例(H型高血压151例,占比89.88%;单纯性高血压17例,占比10.12%),汉族159例(H型高血压118例,占比74.21%;单纯性高血压41例,占比25.79%),蒙古族H型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于汉族H型高血压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蒙古族H型高血压发病年龄(61.56±11.73)岁早于汉族H型高血压的发病年龄(64.85±11.2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蒙古族H型高血压患者血尿酸(361.96±105.87)umol/L水平高于汉族H型高血压患者血尿酸(329.90±79.96)umol/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蒙古族H型高血压BMI(28.77±3.48)水平高于汉族H型高血压患者BMI(25.44±3.4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蒙古族H型高血压血肌酐(7.97±24.88)umol/L和尿素氮(7.97±24.88)mmol/L水平与汉族H型高血压血肌酐(72.53±20.64)umol/L血尿素氮(5.92±5.26)mmol/L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蒙古族H型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高于汉族。
2.蒙古族H型高血压的发病年龄早于汉族。
3.蒙古族H型高血压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病率、BMI水平高于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