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住院患者蒙古族与汉族H型高血压临床特征

来源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1xiang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蒙古族与汉族H型高血压发病率的差异。2.研究蒙古族、汉族H型高血压病与年龄、血尿酸、血肌酐、BMI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于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住院的高血压患者327例,根据民族分为两组,其中蒙古族168例(H型高血压151例,单纯性高血压17例),汉族159例(H型高血压118例,单纯性高血压41例)。收集入选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相关检查指标,记录结果。结果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高血压患者327例,其中蒙古族168例(H型高血压151例,占比89.88%;单纯性高血压17例,占比10.12%),汉族159例(H型高血压118例,占比74.21%;单纯性高血压41例,占比25.79%),蒙古族H型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于汉族H型高血压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蒙古族H型高血压发病年龄(61.56±11.73)岁早于汉族H型高血压的发病年龄(64.85±11.2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蒙古族H型高血压患者血尿酸(361.96±105.87)umol/L水平高于汉族H型高血压患者血尿酸(329.90±79.96)umol/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蒙古族H型高血压BMI(28.77±3.48)水平高于汉族H型高血压患者BMI(25.44±3.4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蒙古族H型高血压血肌酐(7.97±24.88)umol/L和尿素氮(7.97±24.88)mmol/L水平与汉族H型高血压血肌酐(72.53±20.64)umol/L血尿素氮(5.92±5.26)mmol/L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蒙古族H型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高于汉族。
  2.蒙古族H型高血压的发病年龄早于汉族。
  3.蒙古族H型高血压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病率、BMI水平高于汉族。
其他文献
学位
期刊
学位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研究背景】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对外界病原体变应原和物理损伤提供了保护性屏障,而且具有免疫监视、感觉器官的作用。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是表皮和真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正常的生理结构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ECM作为正常稳态过程的一部分,ECM的重塑始终参与机械刺激、血管生成和伤口愈合的过程中。此外,ECM与其他ECM组织、免疫细胞和血管细胞相互
期刊
目的:本研究将应用血气分析对TUPKP和TmLEP两种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BPH的术中安全性进行比较,进而指导BPH患者选取更加安全的手术方式。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103例有LUTS的BPH患者,年龄60~98岁,平均年龄71.1±6.9岁,均有严重排尿障碍,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病史3~15年。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选取的103例BPH患者随机分为TUPKP和TmLEP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