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Ni钢焊接热模拟下的工艺—组织—性能研究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l_dol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焊接热模拟、电子显微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等技术手段,研究了国产9Ni钢在多种焊接热输入条件下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特点及性能,重点讨论了一次焊接热循环和二次焊接热循环对9Ni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不同焊接热过程中的组织特征和脆化倾向。 研究结果表明,在一次焊接热循环条件下9Ni钢粗晶区为热影响区的韧性谷区。无论焊接线能量的大或小均使得试验用9Ni钢热影响区粗晶区的低温韧性急剧恶化。组织分析得知,引起韧性恶化的主要原因是粗大的板条马氏体晶粒和回转奥氏体的减少;另外,晶界上析出的Fe<,3>C也是导致韧性恶化的原因之一。说明了9Ni钢并不适合采用单道焊。 在多道焊热过程中,二次热循环对一次热循环粗晶区产生的回火作用可以明显的改善CGHAZ的低温韧性。当二次热循环峰值温度在过临界区时,韧性得到了最大的提高。粗大晶粒组织的重结晶是提高低温韧性的主要因素。当二次热循环的峰值温度处于临界两相区内时,表现为IC CGHAZ局部脆化现象。IC CGHAZ虽经部分重结晶,但晶粒并未得到细化,表现为组织遗传现象,所形成的粗大的晶粒不利于韧性的改善。而且,在IC CGHAZ特殊热过程中所形成的高度富碳奥氏体,冷却得到了富碳马氏体,这更加剧了IC CGHAZ的局部脆化。为消除这种组织遗传现象,在原来的两次热循环之后又增加一次回火焊道热循环,当回火焊道峰值温度为800℃时,IC CGHAZ的韧性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完全消除了局部脆化现象,达到BS7777标准要求。 另外,本文从焊接工艺的角度探讨了预防和控制焊接局部脆化的途径,其中主要研究了焊接线能量、焊接预热温度、焊接层间温度和后热处理等不同焊接热循环对9Ni钢焊接HAZ韧性的影响。
其他文献
膜生物反应器(MBR)作为膜分离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污水处理新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强化膜生物反应器的处理效果和控制膜污染是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重点。本研究在传统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膜组件两侧设置以铁为牺牲阳极的电凝聚极板,构建原位电凝聚膜生物反应器(SECMBR),并以模拟印染废水和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考察原位电凝聚膜生物反应器驯化期和运行期的微生物特性、污染物去除效果,为原位电凝聚膜生
人类好不容易进化到文明时代,总希望能在广袤的宇宙中留下些长久的事物,表明自己曾经存在过。早在1972年,美国发射的“先驱者10号”宇宙飞船上,就携带了一块镀金铝板,上面雕刻了一些地球和人类的信息,希望能有外星人看到这块金属板,并了解到地球文明。  最近,美国的一个艺术团体也准备把一张碟片发射到太空中去,但他们的目的有所不同。这个名为“创意时代”的团体在5年前就启动了“最后的图片”项目,他们希望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