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引入了实务界关于“金融生态”的提法,通过比较自然生态和金融系统的相似之处,定义了金融生态的内涵。金融生态的组成要素包括了各参与主体,金融产品和服务,信息和资金,交易通道(包括交易制度,基础设施,交易成本),法律、人文、技术以及经济环境等,金融生态是各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的系统。准确、全面、完整地理解金融生态,不仅仅需要关注正规金融的产品、制度和基础设施,也需要关注长期隐藏在地下的金融形式——非正规金融形式。2004年的宏观调控措施使得一部分非正规金融开始从地下转为地上,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受到影响,引起了决策层和学者们的震惊。事实上,非正规金融的存在由来已久,国内外对非正规金融的研究也非一朝一夕,尤其国外的相关文献已经浩如烟海,涉及非正规金融的方方面面,而国内也不乏相关的研究,只是缺乏统一的统计口径、准确的统计数据和有效的理论框架,因而没有引起主流经济学界的广泛探讨。本文在金融生态的框架下,采用仿生态方法分析非正规金融在整个金融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从一个比较新颖的视角和层面来对非正规金融进行研究,这对于全面、科学地认识非正规金融及金融生态系统都具有显著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应该指出的是,各种金融诈骗、摊派、洗钱等违背公平交易原则的“恶”的非正规金融形式并不在本文的讨论框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