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普遍低下,负债成本呈逐年攀升之势,而收益则呈明显下降趋势,亏损和潜亏的面正在扩大,信誉受到威胁。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结果,除其他主、客观因素影响外,与我国银行长期以来无风险意识,不重视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必须进行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尽可能地防范和减少风险损失,把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保证商业银行的相对安全。 商业银行风险审计是一个新的概念,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很少。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对稳定银行业的经营基础,保持社会的安定局面;保证商业银行的资金安全,增强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降低非经营成本,减少非正常损失,提高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都有很现实的意义。 本文第一部分中,对商业银行风险的相关概念予以澄清,然后介绍了当前风险管理的现状,并指出它们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审计有什么样的指导作用。第二部分,针对当前的风险现状阐述了对商业银行风险进行审计的意义。接着,根据当前审计理论的研究,结合商业银行风险的现实环境,提出了商业银行风险审计的理论体系,并且对理论体系中的各要素进行了说明,这一理论体系的构建对商业银行风险审计的实务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第三部分,将当前国际上流行的风险五级分类法引入到商业银行资产风险的审计中来,根据实务操作的特点,对每一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如何防范进行阐述。第四部分是针对几项主要负债风险中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进行强调。最后一部分得出结论。其中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核心,希望能对以后商业银行风险审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三部分的信贷资产风险是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集中之处,也是本文的难点,因此对信贷资产风险审计做了详尽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