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二陈汤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疗效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katax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应用不同剂量加味二陈汤治疗人工诱发鸡传染性喉气管炎,观察该药的治疗效果,筛选出最佳治疗剂量,并探讨加味二陈汤治疗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部分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王岗株标准毒株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接种培养的方法传代4次后测定其半数致死量(ELD50),将180只150日龄矮脚黄蛋公雏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加味二陈汤高、中、低3个剂量组,药物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余5组以100ELD50经滴鼻的方法进行攻毒,观察各组试验鸡的临床表现并进行诊断。出现临床症状后分别在加味二陈汤3个试验组的饮水中按高、中、低三个剂量(4.0mL/L、2.0mL/L、1.0mL/L)添加加味二陈汤,全天自由饮用;药物对照组混饲喉炎净散(0.1g/d/只),阳性对照组不予给药。连用5d,用药结束后观察2d。记录各组发病及死亡情况,统计各组的治疗有效率和治愈率。于开始用药后的7d、12d、17d采血,分离血清,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SOD活力及MDA含量;采集喉及气管的上1/3部于波恩液中固定,制备组织切片观察喉和气管的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技术(SABC染色法)检测喉和气管组织中SIgA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喉和气管组织中ILTV的核酸相对表达量。  经人工感染ILTV试验鸡72h后全部发病,阴性对照组鸡正常生长无任何异常情况;统计各用药组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治疗效果,加味二陈汤高、中剂量组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6.7%,治愈率均为83.3%,效果好于喉炎净散组;用药后,ILTV感染鸡的血清SOD活力不断增强,其中加味二陈汤中剂量组血清SOD活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随着SOD活力的增强,该组的血清MDA含量呈下降趋势,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通过病理切片观察,加味二陈汤中剂量组的结构损伤程度明显轻于阳性对照组;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结果显示,用药组喉部和气管的SIgA表达量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1),其中加味二陈汤中剂量组的SIgA表达量最高;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测,用药组试验鸡喉部和气管的ILTV核酸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1),其中加味二陈汤高、中剂量组病毒核酸相对表达量最低。  本试验成功制造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理模型,加味二陈汤对ILT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加味二陈汤能有效增强ILTV感染病鸡的抗氧化能力;减轻病鸡喉和气管的病理学损伤;有效增强鸡体的黏膜免疫功能;并可显著降低病鸡体内的病毒核酸载量。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首先给出了运用三维构型教学方法开展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的必要性。然后,依照工程制图课程的内容难点,制定了适合一般工科类高校实施的基于三维构型的现代工程制图教学新手段,并将先进的三维构型教学方法应用到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通过新的“四层递进”教学模式最终提升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基于三维构型的现代工程制图教学方法能够获得比传统教学方法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三维构型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发热、粘膜糜烂、溃疡、腹泻、白细胞减少、咳嗽及怀孕母牛流产或产出畸形胎儿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由于其能引起
摘 要: 文章阐述了养成教育的概念,分析了对中职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意义,再根据目前中职生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谈谈多元文化下中职生文明素养的养成教育对策,并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最后做出总结。  关键词: 多元文化 中职生 养成教育  引言  当前中职院校中有很多不文明的现象存在,严重影响了学校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如今多元文化下,对中职生进行文明素养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家庭及社会的重要责任。  1.养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