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犬细小病毒(Canineparvovirus,CPV)是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成员。CPV感染的犬出现出血性肠炎、非化脓性心肌炎,剧烈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等症状。CPV传播速度极快,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各年龄、品种的犬都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CPV对理化因素的抵抗能力强,可以在自然条件下存活较长时间,在世界范围内的犬群中广泛传播,是危害养犬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研究对2010年10月~2012年3月山东青岛地区宠物医院就诊的病犬抽样并进行了CPV的流行病学调查,CPV的分离鉴定,一株CPV的VP2基因测序及分析等试验研究。随机抽取2010年10月~2012年3月收集的17份疑似犬细小病毒样本,应用PCR方法进行检测,其中有5份样本为CPV阳性。应用F81细胞从5份CPV阳性样品中分离出2株病毒,分别命名为QN1,QN2。经电镜观察、PCR检测及序列测定等方法证明所分离的病毒为犬细小病毒,并通过动物回归试验表明分离株可以引起试验动物出现典型的CPV症状,这表明CPV在山东青岛地区犬群中仍广泛存在。
本研究通过PCR方法扩增了QN1的VP2全基因片段,测序分析发现QN1与参考毒株的同源性均在98%以上,没有形成明显的分支;通过遗传进化树发现,QN1与FPLV参考株的遗传距离较近,与CPV参考毒株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远。该研究从分子水平上对山东青岛地区的犬细小病毒进行了遗传进化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山东地区的犬细小病毒的变异性,为犬细小病毒的预防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