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sheng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因为拥有很强的成骨能力,并且获取容易,可以自体取材,而成为骨组织工程最理想的种子细胞。然而,目前国内外普遍取用的培养自体人MSCs的方法,存在细胞生长缓慢,培养周期长等不足,很大程度限制了MSCs在临床治疗上的应用。因此改进MSCs的培养方法,实现hMSC在体外快速扩增,是非常必要的。 目的:利用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的条件培养基培养兔MSCs(rMSCs),同时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采用全骨髓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培养rMSCs,比较三种方法培养的rMSCs在细胞生长,干细胞纯度以及成骨能力方面是否存在差别,以探讨HSCs环境对MSCs的影响。 方法:从成年兔髂骨、胫骨分离全骨髓细胞,等分为全骨髓组、密度离心组和条件培养基组,分别采用全骨髓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于含15%胎牛血清的高糖型DMEM培养基,在37℃,5%CO2条件下培养全骨髓组和密度离心组rMSCs。收集HSCs条件培养基,用条件培养基培养自体rMSCs。通过绘制生长曲线,细胞周期分析,比较三组rMSCs的生长情况。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CD34,Stro-1,SH2,比较三组rMSCs的纯度。通过地塞米松诱导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比较三组rMSCs的成骨分化能力。 结果:全骨髓组接种后,贴壁细胞呈梭形,密度很低,同时混杂大量圆形漂浮的造血细胞或血细胞。但经多次换液后,漂浮细胞可被去除,贴壁细胞增殖迅速,并形成集落。9-10天后可以传代。传代后随着传代次数增加,细胞增殖速度逐渐减慢,衰老形念细胞逐渐增多。可传代5-6次。密度离心组细胞呈均一梭形,呈集落样生长。接种后12-14天可以传代。传代后细胞变化与全骨髓组相似。可传代7-8次。条件培养基组接种后细胞形态与密度离心组相似,增殖迅速,5-7天后可以传代。传代细胞中衰老形念细胞出现晚于全骨髓组和密度离心组,可传代10-12次。 细胞周期分析,P0细胞G0/G1期百分率,条件培养基组和全骨髓组都显著低于密度离心组。而G2/M期百分率,条件培养组与全骨髓组都显著高于密度离心组。P4细胞G0/G1期百分率,条件培养基组显著低于全骨髓组与密度离心组。S期和G2/M期
其他文献
目的:  采用双源CT(dual 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与实时三维超声(Real time three 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两种方法对比研究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法洛氏四联症(tet
目的:  通过检测分析晚期胰腺癌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病情进展以及正常人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比例变化,探讨Treg细胞在肿瘤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和
第一部分 DC E-M RI对于涎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目的:运用meta的方法,对于DCE-MRI鉴别涎腺肿瘤良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做出评价。  方法:检索Medline、Em
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对临床常见的三种不同分型的股骨粗隆间骨质疏松性骨折通过建模、虚拟复位,比较内固定器DHS与PFNA的生物力学特性,以期为临床治疗各型股骨粗隆间骨质疏松
目的通过研究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iNOS 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亚低温脑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线栓法制备SD 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模型,缺血时间2h
目的:了解内分泌门诊病人疾病谱的构成特点。回顾性研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GD)患者的疾病谱特点、内科治疗临床处置效果及不良反应,对MMI与PTU这两大类药物在治疗甲亢治疗中的
疼痛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由于常规止痛药物疗效不甚明显,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生理心理伤害。因此,对于癌症患者的疼痛机制研究及探索新的镇痛方法是目前医务工作者面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