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生命线道路地质灾害特征及危险性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0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川生命线道路是青川县境内重要的交通枢纽,沿线地质环境条件十分复杂,2008年发生于龙门山区的汶川大地震及余震对其造成严重破坏,多处阻断,严重影响到抗震救灾,后经各经政府和职能部门努力而重新全线贯通,但由地震诱发的大量地质灾害却时刻威胁着通行的车辆和行人,严重影响了青川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本文以青川生命线道路沿线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现场调查和室内整理分析,结合国内外灾害的最新研究成果,对青川生命线道路沿线的地质灾害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  详细调查青川生命线道路沿线的地质灾害类型、数量、规模及发育分布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研究分析地质环境背景条件,进一步对灾害的孕灾环境和时空分布进行分析研究。  分析研究了青川生命线道路沿线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灾害的形成条件及相关影响因素。应用定性分析(赤平投影法)与定量计算(滑落及坠落崩塌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道路沿线典型的崩塌进行稳定性分析及计算。采用传递系数法对公路沿线典型的折线型滑坡进行稳定性计算评价,并利用有限元ANSYS数值模拟软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计算结果一致。  构建了基于可拓学理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将地质灾害危险等级分为低度危险、中度危险、高度危险和极高危险四个等级,并应用其结合MAPGIS软件对青川生命线沿线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区划评价。所得的评价结果为极高危险区、高度危险区、中度危险区和低度危险区各占线路全长的2.7%、23.0%、21.6%和52.7%,该评价结果与断裂带分布及地质灾害现状分布点具有一致性,此评价模型是对公路这类线状工程沿线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一次全新尝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为今后地震灾区公路这类的线状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评价提供参考。并提出了道路沿线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治原则及防治建议措施。
其他文献
在新一轮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了教师教学的重任.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课堂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才能促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为此,
当前地震勘探对庞大的采集道数、高性能的数字化检波单元和复杂的排列布设等提出了越来越强烈的要求。在实际的地震勘探施工中,由于早期软、硬件设备功能的不完善导致施工人员
煤层原煤瓦斯的赋存规律已经得到较深入的研究,但抽采后煤层中残余瓦斯赋存规律的研究较为欠缺。胡底煤矿瓦斯含量较高,抽采后残余瓦斯分布具有区域差异性,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针对胡底煤矿抽采后残余瓦斯含量分布研究有其实际生产指导意义。本文以胡底煤矿3号煤层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整理分析胡底煤矿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井下采集新鲜煤样进行压汞实验、等温吸附实验及微观节理的观测,研究矿区内煤储层物性特征;通过矿井内瓦斯
学位
曲轴轴承是内燃机的主要零件之一,其润滑状况对内燃机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有重要影响。目前,对曲轴轴承的润滑研究已取得较大的进展,但所采用的模型一般只考虑了轴颈的周向运动
论文利用在淮南—溧阳MT剖面中采集的大地电磁测深数据,通过资料处理和解释技术对该剖面的MT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了较为可靠的岩石圈电性结构。结合前人的地质研究成果,
汽车NVH性能在整车舒适性评价中是很重要的指标,转向盘作为与驾驶员直接接触的关键部件,其振动特性是整车舒适性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转向系统及其相关的附件总成的NVH
自动化改造技术是集机械、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技术,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并且不需要对原有生产工艺作较大改变的优点。本课题研究的是汽车翻转机构装配线的自
梅溪河渡口坝水电站的左右岸坝肩存在着由于煤层采空区和软弱夹层形成的软弱结构面,所以评价坝肩的稳定性以及提出改善措施是保证渡口坝电站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为保证工程能
随着生产要求的提高,工程环境下对物料的搬运精度、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且提出了安全性等要求。在科技进步的前提下,智能助力装置(IADs)应运而生。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