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B1调控口腔黏膜朗格汉斯细胞发育及稳态维持的机制初探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腔黏膜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LC)是口腔黏膜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独特亚群,在口腔黏膜免疫中发挥双重作用—启动对有害抗原的免疫应答和诱导对无害抗原的免疫耐受,对维持口腔黏膜稳态至关重要。口腔黏膜LC起源于骨髓前体,皮肤LC起源于卵黄囊和胎肝,二者起源不同,发育相关影响因素和机制也不尽相同。目前,调控口腔黏膜LC发育与稳态维持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研究其发育和稳态机制对于揭示黏膜免疫相关疾病(炎症、肿瘤和免疫耐受等)发生中LC的作用和疾病的免疫治疗都具有积极意义。LKB1(LiverkinaseB1;肝激酶B1)是抑癌基因,广泛表达于多种组织,其编码产物LKB1蛋白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调控生长发育、能量代谢、细胞极化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已有研究表明LKB1在T细胞、Treg细胞、B细胞、DC等免疫细胞的发育或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但LKB1在LC发育与稳态维持中的可能作用目前尚无研究涉及。
  目的:探索LKB1在口腔黏膜LC发育及稳态维持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
  方法:首先利用CD11ccre和LKB1fl/fl繁育条件性敲除LKB1小鼠模型(CD11ccreLKB1fl/fl ),PCR技术确定小鼠的基因型,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ccreLKB1fl/fl小鼠口腔黏膜LC数目及比例、迁移、增殖和凋亡情况,以及口腔黏膜LC中β-catenin的表达。使用RT-qPCR检测口腔黏膜上皮中LC发育相关基因CCL2、CCL20、Flt3L、Flt3、BMP7、TGF-β1、GM-CSF、M-CSF和IL-34的表达;其次,将WT(LKB1fl/fl;CD45.2+)与KO(CD11ccreLKB1fl/fl;CD45.2+)小鼠骨髓分别与CD45.1小鼠骨髓混合,经尾静脉回输至致死剂量辐照后的CD45.1+CD45.2+双阳小鼠体内,构建骨髓嵌合鼠模型。使用流式细胞术比较CD45.1+CD45.2+双阳小鼠体内CD45.1与CD45.2两种来源的骨髓细胞发育成口腔黏膜LC的比例;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ccreLKB1fl/fl小鼠骨髓中口腔黏膜LC前体数目和比例的变化。最后构建DC条件性敲除AMPKα1小鼠模型(CD11ccreAMPKα1fl/fl),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口腔黏膜LC数目及比例。
  结果:成年CD11ccreLKB1fl/fl小鼠口腔黏膜LC数量及占淋巴细胞比例为160、10.48%,与野生型小鼠口腔黏膜LC数量(374)及比例(18.71%)相比较,数目降低57%(P=0.0103),比例降低44%(P=0.0059);CD11ccreLKB1fl/fl小鼠口腔引流淋巴结中迁移性LC的数量及占淋巴细胞比例为320、0.04191%,与野生型小鼠口腔引流淋巴结中迁移性LC数量(188)及比例(0.02892%)相比较,数目增加70.2%(P=0.0006),比例增加44.9%(P=0.0048),迁移性LC其表达的迁移相关受体CCR7的MFI(平均荧光强度)也升高了31.4%(CD11ccreLKB1fl/fl小鼠为11350,野生型小鼠为8638,P<0.0001);成年CD11ccreLKB1fl/fl小鼠口腔黏膜LC凋亡细胞占总LC的比例为49.07%,与野生型小鼠凋亡细胞(31.11%)比较显著升高(P=0.0011),而缺陷鼠和野生型小鼠增殖细胞占总LC的比例没有差异;RT-qPCR结果显示缺陷鼠和野生型小鼠口腔黏膜上皮中LC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也没有显著差异;1∶1(CD45.1∶CD45.2)骨髓混合回输实验中,接受CD45.1与CD11ccreLKB1fl/fl小鼠混合回输鼠的CD45.1+CD45.2+小鼠口腔黏膜CD45.1+LC与CD45.2+LC的比例为77∶23,而接受CD45.1与LKB1fl/fl小鼠混合回输鼠的小鼠口腔黏膜CD45.1+LC与CD45.2+LC的比例为37∶63;1∶4(CD45.1∶CD45.2)骨髓混合回输实验中,接受CD45.1与CD11ccreLKB1fl/fl小鼠混合回输鼠的CD45.1+CD45.2+小鼠口腔黏膜CD45.1+LC与CD45.2+LC的比例为75∶25,而接受CD45.1与LKB1fl/fl小鼠混合回输鼠的CD45.1+CD45.2+小鼠口腔黏膜CD45.1+LC与CD45.2+LC的比例为17∶83;成年CD11ccreLKB1fl/fl小鼠骨髓口腔黏膜LC前体细胞CDP、Pre-DC、CMoP数目分别为120、1953、98,与对照组LKB1fl/fl小鼠(230、3958、191)相比,均显著降低(P值依次为:0.0151、0.0036、0.0482);与AMPKα1fl/fl小鼠相比,稳态下成年CD11ccreAMPKα1fl/fl小鼠口腔黏膜LC数目和占淋巴细胞的比例无变化;稳态下成年CD11ccreLKB1fl/fl小鼠口腔黏膜LC表达β-catenin的MFI与野生型小鼠相比下调了57.3%(CD11ccreLKB1fl/fl小鼠为5814,野生型小鼠为2484,P<0.0001)。
  结论:LKB1正向调控口腔黏膜LC的发育、负向调控口腔黏膜LC的迁移与凋亡;其对口腔黏膜LC的调控不依赖AMPK,而可能通过正向调控β-catenin来实现。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期刊
学位
学位
期刊
学位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