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原性大肠杆菌肠菌素相关基因entE、entS、tolC突变株的构建及其致病性评价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r1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属于肠道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PEC)的成员,能通过呼吸道和生殖道等多种途径感染并引起禽类各种肠道外疾病。目前,该病已成为危害养禽业的重要细菌病之一,给养禽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尤其是那些养禽业发达的国家,例如,巴西、中国、美国。对于大肠杆菌来说铁离子是一种必需成分,但动物体内游离的铁离子浓度很低,不能满足细菌的生存要求,因此大肠杆菌进化出多种摄铁机制从宿主体内竞争铁离子,肠菌素铁摄取系统就是其中一种。铁离子对于大肠杆菌在宿主体内生存和发挥毒力起着关键作用,这使得铁摄取系统如铁结合性复合物能够成为发展新型药物的靶位点。本研究旨在研究肠菌素相关基因entE、entS、tolC与APEC致病性之间的关系,为揭示APEC的致病机理及进一步构建APEC弱毒疫苗株奠定基础。运用λRed重组系统构建E058△entE、E058△entS、E058△tolC、E058△entE△entS、 E058△entE△entS△tolC基因缺失突变株,同时将带有相应启动子的tolC基因完整阅读框插入低拷贝载体pACYC184中,通过电转化突变株来筛选获得回复株。RT-PCR结果表明entE和tolC基因均不能转录,而其上下游基因的转录不受影响。1日龄SPF鸡致死性试验结果表明,与野生株相比,E058△tolC及E058△entE△entS△tolC突变株的致病力显著降低,而E058△entE、E058△entS、E058△entE△entS突变株致弱不明显。35日龄SPF鸡体内定居与持续试验结果表明,E058△tolC和E058△entE△entS△tolC突变株在各脏器的定居与持续能力均显著低于野生株E058(P<0.0001),同时,E058△entE△entS△tolC突变株较E058Ato/C突变株的定居与持续能力显著降低。生长曲线的测定结果显示,在LB培养基中,各突变株生长速度与野生株相似,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但在贫铁培养基中,E058△entE△entS△tolC三基因突变株的生长速度显著低于野生株,而其它突变株生长速度较野生株均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血清杀菌试验显示各突变株和野生株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体外竞争试验结果显示,在LB培养基中,除E058△entS外,突变株均表现为轻度致弱,而在贫铁培养基中,三基因突变株E058△entE△entS△tolC表现为中度致弱。HD-11细胞吞噬试验结果显示,与突变株E058Ato/C相比,突变株E058△entE△entS△tolC对HD-11细胞侵袭率明显增加,差异显著。这些结果表明,参与肠菌素外膜输出基因tolC与APEC E058菌株的致病性高度相关,而参与肠菌素合成基因entE和内膜运输基因entS不影响APEC的致病性。并且三基因缺失株E058△entE△entS△tolC的生长速度在贫铁条件下受到抑制,在鸡的感染模型中,这种生长方面的缺陷或许会在体内有所放大,引起致病性下降。
其他文献
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 ARV)感染可引起鸡和火鸡的病毒性关节炎、腱鞘炎和免疫抑制,给养禽业造成重大损失。已证实ARV感染能诱导细胞自噬和凋亡,且与病毒的致病作用有
牛海绵状脑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BSE)被国际兽疫局(OIE)列为B类动物传染病,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它给全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养牛业带来了巨大灾难,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博、微信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启发了现代教育育人工作的思路与操作——从“微”处下手,制作德育微课程,从“
小学阶段是学生所有意识形成的最基础阶段,而语文教学正是对小学生各方面基础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在新的教育制度下,对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就小学语文的教育来讲,要求教师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现代文阅读所占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这是初中语文教学之中的一个难点.想要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必须要使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答题方法进行有效
语文作为一种工具性与思想性都非常高的学科,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成果.小学语文教师应坚持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的指导思想,鼓励学生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