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当年曾有一句著名论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改变世界故然重要,但为何改变以及怎样改变,首要问题在于客观正确地看待和解释世界。最近几十年来,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传统解释世界的理论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例如,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庄重地指出:“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然而,美国经济自1991年3月以来,一直到目前,中间虽有波动,但基本上在持续稳定地增长;欧盟由最初的6国1亿多人口,发展到今天的25国将近4亿人口,并且仍有扩大的趋势:许多曾经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也在千方百计地加入欧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仍然在有效地运转,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 怎样解释目前的世界?我们生活在其中的这个世界要走向哪里?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无疑是国际政治理论领域中永恒的话题,也是国际政治学科有义务回答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我们当然不应也不能割断历史,在当前的条件下,既然我们现在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仍然是一个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世界,那么,我们所要关注的问题就变成了:资本主义为什么没有像马克思所预言的那样寿终正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到底还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就解释世界政治领域中诸如此类的宏观问题,以及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而言,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可以与马克思主义相提并论。正如以严谨著称的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所言:“大多数智力或想象力的创作,经过短的不过饭后一小时,长的达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就永远消失了。但有一些创作却不是这样。它们遭受几度隐没,复又重现,它们不是作为文化遗产中不可辨认的成份而重现,而是穿着自己的服装,带着人们能看到的、摸到的自己的瘢痕而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