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对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一个解释企业、地区和国家间绩效差异的至关重要的变量因素。在一个以创新引领经济增长的时代,从产业的角度,研究制定合适的创新政策,促进江苏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本文将江苏省从空间上划分为四个经济发展阶段,并结合创新的产业差异理论,就2006年与2010年的经济发展阶段的推移,描述了江苏省产业创新的现状及其趋势。
依据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创新的产业差异相结合的分析视角,本文运用《2007年江苏省工业企业创新调查问卷》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区域创新水平进行了分析,发现江苏省区域创新水平的高低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高低是基本对应的:苏州和无锡处于经济发展阶段1(效率驱动阶段向创新驱动阶段过渡阶段);南京市、常州市和镇江市处于经济发展阶段2(效率驱动阶段);扬州市、南通市和泰州市处于经济发展阶段3(要素驱动阶段向效率驱动阶段过渡阶段);徐州市、盐城市、淮安市、连云港市和宿迁市处于经济发展阶段4(要素驱动阶段),而创新水平依次递减。根据描述统计分析的结果,江苏省创新在产业间的差异,表现为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是与不同的产业集聚相对应的:经济发展阶段1中高技术产业创新水平较高;经济发展阶段2中中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水平较高;经济发展阶段3中中技术产业创新水平较高;经济发展阶段4中低技术产业创新水平较高。为进一步分析江苏省创新在产业内存在的差异,文中还以高技术产业为例。结果证实,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高技术产业在创新人力投入和创新方式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根据以上的分析,本文的政策含义是:要实现整个江苏省产业创新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必须根据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产业创新政策,即区别化的区域创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