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文化视野中的中德养老保险制度比较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rsou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逐渐加快,预计将在2020-2030年间迎来人口老龄化高峰期,这将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形成巨大的挑战和压力。近些年来,虽然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管理机构、保障标准等方面同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德国相比较,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在目前来说,还很不健全,缺乏统一的、系统的养老保险制度,甚至各种地方性养老法规相互冲突、相互矛盾。因此,本文以养老保险制度为主线,通过对中德两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差异性比较,从法文化的分析视角,对中德两国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分析,借鉴德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经验,为重新审视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道路,提供新的思路,以求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德两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这个部分通过对中德两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考察,进而对两国养老保险制度从法定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私人养老保险和农民养老保险四个部分进行差异比较。第二部分是中德养老保险制度差异性的法文化分析。养老保险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深深植根于特定制度文化环境和社会结构条件中,并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显然,对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不应仅仅停留于对运行机制、技术设定的探讨而应充分关注其制度与文化设定。本部分从法文化的角度来分析两国养老保险制度产生差异的原因,从而得出两国养老保险制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的法律文化理念、不同的法律文化价值取向、不同的历史传承和不同的法律文化认知。第三部分是德国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经验。本部分是在总结前文中两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差异及法文化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德国养老保险制度成功的经验在于以积极保障人权为最终的价值目标,养老保险的多元化和多层次性,适时改造养老保险制度等等,这些经验又可以为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所吸收和借鉴。第四部分是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首先,提出在我国要发展一种适宜的法文化。其次,提出构建当代法律文化背景下的养老保险新制度,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总之,本文通过立足于文化和制度的分析视角,对两国养老保险制度与文化的内在根源进行分析,这不仅有助于揭示养老保险制度安排的内在约束条件,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当代养老保险改革发展的未来趋势。尤其是在对我国的养老保险问题从法律文化根源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法文化背景下讨论中国法律文化转型时期的养老保险制度,能够更好地对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一个合理的法文化分析。通过中德两国的对比,不仅可以发现我国当前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并能够以彼之长补己之短,而且更有利于我国的法文化与养老保险制度达到完美的和谐。
其他文献
<正>1.秸秆还田机(1)结构及工作原理。秸秆还田机按照切碎刀具的不同,可分为锤爪式、甩刀式和直刀式3种。秸秆还田机的主要结构由万向节、悬挂结构、变速箱、筒轴、张紧轮、
<正>魏书生先生曾说:"做教师不做班主任很吃亏。"这么多年我的目标是做一名快乐、智慧的班主任。诚然,做班主任的确很辛苦,都说苦和乐是一种心境,乐生乐,苦生苦,人食五谷杂粮
当前,我国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政府机构臃肿、行政审批滞后、政府债务沉重和政府职能滞后。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促进乡镇发展,就要不断深化
<正>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怎样才能利用多媒体课件合理辅助课堂教学呢?我认为,首先应认清多媒体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和劣势。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1.促使教学过程多元化多
社区是城市管理的“神经末梢”,它既可以被视为城市公共权力的起点与发展基础,也可以被理解为国家行政权力在城市延续的最底层。社区发展水平反映着城市社会整体发展的状态特
<正>历史学科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知识点多、知识繁杂,在平时学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是知识记忆不牢固、解题方法不正确。这也成为阻碍学生成绩提高的高墙。针对这些问题,我在教学
期刊
<正> 此番乐评,其情有别。我是受卡普伦先生之邀,协助他和电视台摄像师,拿着他亲赠亲授马勒《第二交响曲》总谱,坐在上海电视台转播车内,“指挥”大剧院内摄像机的拍摄。
<正> 马勒音乐的复兴是近三十年来乐坛上的重大事件之一。与“早期音乐”(即巴赫以前的音乐)在本世纪重新受到关注不同,马勒的复兴不是学术研究所带来的理智的产物。20世纪是
<正>近来闲暇研读《高效课堂22条》,感触很深。虽说论著中所倡导的高效课堂的模式都是在初中及高中部推广并应用的。细细想来,在我们学校正轰轰烈烈地开展的"活动单导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