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胃癌一线化疗疗效与安全性及预后相关因素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ie_ka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胃癌是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四,仅次于肺癌、乳腺癌和大肠癌,而在癌症相关死亡中,胃癌所致死亡位居第二,这不仅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还对经济、社会、家庭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东亚地区是胃癌高发区,据统计,我国胃癌年发病人数40万,已成为危害生命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具有高度异质性,临床上胃癌有多种分型:Lauren分型将其分为肠型和弥漫型;新加坡分型将其分为代谢性、间质性和增殖性;Asian Cancer Research Group (ACRG)分型将其分为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微卫星稳定性(MSS)/上皮间质转换(EMT), MSS/TP53+和MSS/TP53-四型;TCGA分型将其分为EB病毒感染型,MSI,基因组稳定型,染色体不稳定型四型。早期胃癌的治疗方式以手术治疗为主,而进展期胃癌往往已有远处转移,预后很差,主要治疗方式是以化学治疗、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必要时辅以姑息手术治疗。到目前为止,进展期胃癌的化疗并未有公认的标准方案。临床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两药方案(常用的有5-FU和铂类以及二者各自的衍生物的联合方案)、三药方案(如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联合方案即DCF、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联合方案即DOF等),以及化疗药物应用方式的变化产生的方案(如氟尿嘧啶持续泵入联合奥沙利铂即FOLFOX4/6等)。而关于不同方案的疗效评价研究结论各有不同,因此,对胃癌化疗方案的疗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对影响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的研究也没有明确的结论,因此,本研究纳入了我院化疗科2008年~2014年共计205例进行一线化疗的晚期胃癌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以了解不同化疗方案之间的优劣,探求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决策。目的1.比较不同化疗方案对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2.比较不同化疗方案之间毒副反应的差别;3.研究影响进展期胃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1.资料收集及处理对2008-2014年间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肿瘤化疗科入院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与分析。收集的信息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既往治疗、几线治疗、第几周期、总周期数、病理类型、病理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个数、远端转移部位、病灶大小、体表面积、ECOG评分、化疗方案、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是否评价、评价方式、评价时间、死亡时间、是否有ORR数据、ORR、是否有PFS、PFS、是否有OS、OS、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通过电话随访、既往病历查阅获取患者复发及生存状况数据;入组标准:1.患者病理报告为胃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2.患者为进展期胃癌、术后复发者、姑息术后者;3.患者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化疗科完成至少一线化疗并进行定期复查评价疗效者。排除标准:1.双原发癌患者;2.胃肠间质瘤和胃-食管交界癌患者;3.辅助化疗患者;4.同时或曾做射频消融、介入、放疗、热疗等其他治疗患者;5.失访者或未能得到有效数据者。2.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基线资料:应用Chi-square检验分析两组间分类变量的差别;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及Log-rank检验分析不同因素对生存的影响;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入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共收集了261例晚期胃癌一线化疗患者,剔除无疗效评价者49例、双原发癌者3例、联合其他治疗方式者4例,最终得到205例患者;其中72.2%为男性;平均年龄55.1岁;一线化疗平均周期数为5个周期;平均体表面积1.70;曾根治手术者约37.1%;曾辅助化疗者26.3%;病理分期均为IV期;病理类型:腺癌85.4%,印戒细胞癌5.9%,粘液腺癌4.4%,未知4.4%。终点事件发生率为65.4%,中位生存时间143d。胃肠道反应0-3度分别占32.2%,50.7%,13.2%,3.9%;骨髓抑制0-4度分别占50.7%,21.0%,22.4%,5.4%,0.5%。2.化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2.1含多西他赛方案(D)组与不含多西他赛方案组2.1.1基线资料描述:含D方案(112例)和不含D方案(93例)之间在各临床特征上无明显差异,p>0.052.1.2疗效比较:两组之间的近期疗效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含D方案和不含D方案的120d、150d、180d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7.6%,46.2%,39.7%和60.2%,52.5%,45.3%;中位PFS分别是140d和157d。2.1.3副作用:两组方案毒副反应在非血液学毒性即胃肠道反应程度上显著不同,其中,含D方案0度的发生率占24.1%,较不含D方案者(41.9%)低,而1度者56.3%较不含D者(44.1%)高,p<0.05;在血液学毒性方面无显著差别。2.2含奥沙利铂(O)方案组与不含奥沙利铂方案组2.2.1基线资料描述:含奥沙利铂方案(133例),不含奥沙利铂方案(72例)在既往是否行根治手术上存在差异,不含O方案的人群根治性手术者居多,占55.6%,含O方案的人群根治性手术者占27.1%(p<0.05)。其他均无显著差别。2.2.2疗效比较:两组之间的近期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含O方案和不含0方案的120d、150d、180d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0.7%,49.6%,46.6%和55.3%,47.8%,36.2%;中位PFS分别是148 d和132d。2.2.3副作用:两组方案的毒副作用(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3两药方案组与三药方案组2.3.1基线资料描述:两药方案(125例)和三药方案(78例)在年龄分布上存在差异,两药方案大于45岁者占85.6%,三药方案为67.9%,两药方案者较高,其他因素无明显差别。2.3.2疗效比较:两药方案和三药方案的近期疗效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120d、150d、180d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8.5%,51.7%,44.1%和59.4%,43.8%,38.5%,中位PFS分别为:两药方案153d,三药方案140d。2.33副作用:两组胃肠道反应程度不同,两药方案的胃肠道反应:2度的发生率(8.8%)较三药方案(20.5%)低,3度的发生率(1.6%)较三药方案者(7.7%)也较低,p<0.05;二者在骨髓抑制方面反应相当,无明显差别。2.4含顺铂方案组与含奥沙利铂方案组2.4.1基线资料描述:含顺铂方案(34例)和含奥沙利铂方案(133例)的各项特征均无明显差别,P>0.05。2.4.2疗效比较:含顺铂方案和含奥沙利铂方案的近期疗效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120d、150d、180d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9.4%,34.2%,26.6%和60.7%,49.6%,46.6%;含顺铂方案的中位PFS为116d,含奥沙利铂者为148d。2.4.3副作用:含顺铂方案组2、3度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和32.4%,较含奥沙利铂方案组(12.8%和3.8%)显著增高,p<0.05;骨髓抑制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2.5 DCF方案组与DOF方案组2.5.1基线资料描述:DCF方案(19例)和DOF方案(38例)之间各项特征均无明显差别,P>0.05。2.5.2疗效比较:在近期疗效上,DCF方案的进展率(78.9%)显著高于DOF方案(44.7%),p<0.05;DCF方案与DOF方案的120d、150d、180d、210d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5.9%,39.4%,26.2%,19.7%和66.8%,54.0%,54.0%,54.0%;DCF的中位PFS是11ld,而DOF的中位PFS是278d。2.5.3副作用:两组方案的毒副作用(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之间无明显差异。2.6 DOF方案组与含奥沙利铂、氟尿嘧啶的方案(OF)组2.6.1基线资料描述:DOF方案(38例)和OF方案(48例)之间各项特征均无明显差别,P>0.05。2.6.2疗效比较:DOF方案与OF方案的近期疗效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20d、150d、180d、210d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6.8%,54.0%,54.0%,54.0%和54.8%,48.7%,45.5%,38.5%:DOF方案中位PFS:278d,OF方案中位PFS:143d。2.6.3副作用:两者在胃肠道反应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别,DOF方案:0度13.2%,较OF方案组(45.8%)低,3度占7.9%,较OF组(0)高,p<0.05。血液学毒性并无显著差异,p>0.05。3.预后相关因素分析3.1全部患者3.1.1单因素分析:一线化疗总周期数≤5:HR=6.406,对PFS影响显著,(p<0.05)。3.1.2多因素分析:化疗方案:p>0.05。总周期数≤5(HR=7.351,95% CI: 4.810-11.235, p<0.05)、体表面积>1.70(HR=1/0.689,95% CI:1/0.989-1/0.480, p<0.05)、既往未行根治手术(HR=1/0.602,95% CI:1/0.884-1/0.411, p<0.05)是不良预后因素,化疗方案疗效无显著差异。3.2应用两药方案组和应用三药方案组3.2.1单因素分析:一线化疗总周期数≤5:HR=6.637,对PFS影响显著(p<0.05)。3.2.2多因素分析:化疗方案:p>0.05。总周期数≤5(HR=7.750,95% CI: 5.033-11.934, p<0.05)和既往未行根治手术(HR=1/0.578,95% CI: 1/0.851-1/0.393, p<0.05)是不良预后因素。两组化疗方案疗效无显著差异。3.3应用含顺铂方案组和含奥沙利铂方案组3.3.1单因素分析:一线化疗总周期数≤5:HR=6.225,体表面积>1.70:HR=1/0.655,对PFS影响显著(p<0.05)3.3.2多因素分析:化疗方案:p>0.05。总周期数≤5(HR=8.046,95% CI: 4.932-13.126, p<0.05)、既往未行根治手术(HR=1/0.444,95%CI:1/0.716-1/0.276,p<0.05)是不良预后因素,两组化疗方案疗效无显著差异。3.4应用DCF方案组与DOF方案组3.4.1单因素分析:一线化疗总周期数≤5:HR=3.423,对PFS影响显著(p<0.05)3.4.2多因素分析:DCF方案:HR=2.099,95%CI:1.016-4.337, p<0.05。总周期数≤5(HR=4.229,95% CI:1.823-9.812, p<0.05)是不良预后因素,DCF方案疗效差于DOF方案。3.5应用DOF方案组与OF方案组3.5.1单因素分析:一线化疗总周期数≤5:HR=5.338,根治手术:HR=0.426,对PFS影响显著(p<0.05)3.5.2多因素分析:DOF方案:HR=0.496,95%CI:0.262-0.939,p<0.05.总周期数≤5(HR=10.944,95%CI:4.798-24.963,p<0.05).既往未行根治手术(HR=1/0.265,95%CI:1/0.590-1/0.119,p<0.05)是预后不良因素;DOF方案疗效优于OF方案。结论1.在多因素生存分析中,DCF方案与DOF方案、DOF与OF方案之间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存在差异,DOF的PFS优于DCF,DOF方案优于OF方案,其他方案之间的PFS未见显著差异。2.在所有患者中,一线化疗总周期数≤5和体表面积>1.70以及既往未行根治手术是PFS的独立危险因素。3.上述结论有待进一步加大病例数目进行验证。
其他文献
数码钢琴集体课是传统钢琴教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的键盘学习课程。它的回课环节是其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打破旧有的单一模式,将游戏与竞赛贯穿
闽南文化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独特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在幼儿园开展闽南文化教育,激发幼儿热爱闽南文化的情感,不仅是幼儿园教育发挥文化传递功能
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它是能源系统中的支柱之一,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重要的能量资源。电力行业的发展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缩影,电力行业的进步体现了社会的
学习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后,反比例函数是根据变量间的不同变化情况认识的另一种函数.函数问题一直是中考的压轴题,也是学生学习难点所在,函数中的面积问题更是初中常见问题
<正>销售费用承包是指企业为扩大产品市场份额,对销售相关费用实行包干的一种方式。企业将销售部门实际发生的人员工资及福利、差旅、办公、包装、运输、广告费用等与销售活
现代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是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而企业财务会计报表中净利润和现金净流量两项指标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的关键性指标,也是衡量一个企业盈利水平和
<正>2016年,北汽新能源全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整车销售52187辆,同比增长159%,成为中国纯电动汽车名副其实的第一品牌。但对于北汽新能源的高速发展,也有人认为,他们是享
在现代产科的临床上,随着各种剖宫产术式的日趋完善,剖宫产手术已成为解决难产和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降低母儿发病率和病死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我院1998~2004年开展新式
随着国家对于新媒体发展的不断重视,用户的持续增长,新媒体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和特征,其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持续升级,助力实现智能互联;媒体融合加速推进,传播生态愈发丰富;
目的观察肩关节镜下治疗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肩关节镜技术治疗20例非手术治疗无效的钙化性冈上肌腱炎患者。术中发现钙化灶均位于冈上肌腱,行钙化灶清除术、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