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全球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外资银行已开始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凭借其优势与我国的商业银行展开激烈竞争,抢占市场份额。因此,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金融业即将全面开放的形势下,我国银行业将面临一个更加激烈的竞争格局,如何在竞争中全面提升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与中国毗邻,同属于发展中国家,其银行体系与中国有不少相似之处。因此,研究东盟五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对其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进行动态追踪与评估,从中借鉴其保持和提升银行竞争力的经验与教训,从而加快我国银行业改革和发展的进程,这对于提升我国银行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以当代银行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通过对东盟五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估分析,衡量各国银行业的竞争优势和劣势,评析其现实和潜在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为我国银行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借鉴。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1.东盟五国银行业是各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是衡量该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评估各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不仅要比较某一会计期间其现实竞争力状况,而且要从组织架构、风险管理机制、经营战略等制度性因素衡量其潜在竞争力水平。2.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资本充足率、利润增长率、成本收入率是影响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银行业盈利能力、风险控制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及发展能力的集中反映。与发达国家的银行业相比较,东盟五国银行业的现实竞争力仍然相对较弱,主要是在一些利润指标、资产质量指标和成本控制指标上差距较大。3.从东盟五国银行业现实竞争力的比较来看,新加坡银行业保持稳健的经营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比其他东盟国家稍慢;印尼银行业的发展速度较快,盈利能力较强,但利润的可持续增长能力较弱;泰国银行业的发展能力较强,马来西亚银行业在盈利能力方面较强,而菲律宾银行业的综合能力较弱。4.东盟五国银行业的潜在竞争力与发达国家尚有一定的差距。其中,新加坡银行业的潜在竞争能力较强,其组织架构、风险管理水平和国际化经营管理能力较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马来西亚银行业的组织架构较为合理,银行治理效率较高;泰国银行业的制度建设有所增强,但在风险管理和国际化方面仍显不足;菲律宾和印尼银行业潜在竞争力均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