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趣”是陶濡在文人绘画中的诗情、诗意、诗性的艺术趣味,中国传统文人画早期就有“诗”的渗透和表达。“诗趣”是中国文人画的主要特点。作为一种独特而有深度的图像形式,中国文人画所依恃的“诗趣”艺术本身是自足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也呈现出了新的审美与文化价值。本文以丰子恺文人漫画为研究对象,抓住其表现出来的东西合璧的“诗趣”,分析在中西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人画新的发展,中国艺术家怎样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运用外来艺术的文化创新逻辑来进行“中国特色”的艺术创造活动。本文以其特有的“诗趣”为焦点,从丰子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对外来文化的吸纳借鉴的两个面向进行探索,以文人画的美学维度全面诠释子恺文人漫画的美学价值。一方面,丰子恺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文人品质、清淡风格、化合别类的特质,体现诗趣艺术的精髓,风格冲淡自然、构图简洁明畅、线条疏淡洒落。另一方面,他拓宽绘画题材范围,水墨生活化,并在中国传统笔法中摒弃了传统文人画的“玄虚”,将现代木刻融进笔墨线条,将英文引入画题,同时吸收了西方绘画构图技巧来表现生活的真实。这是文人画观念的革新,是文人画转型过程中现代因素的体现。丰子恺既抓住了西方绘画“形体切实”的“易解性”,又抓住了中国绘画“印象强明”的“明显性”,在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下为文人画艺术的新建构找到了出路。其漫画介于“国画”与“漫画”之间,融合东西,雅俗共赏,淡邈简洁。理解丰子恺文人漫画的艺术、研究丰子恺及其时代、把握艺术的美学功能和审美社会学价值,对我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具有相当深远的启迪和借鉴意义。本文从漫画作品出发,在结合作品本身的观察和解读,与其具体艺术思想联系,对丰子恺文人漫画“诗趣”的艺术特色、内涵置于东西合璧的视野里进行阐释分析,挖掘作品的美学意义和价值。本文第一章首先简述了“诗趣”在中国画领域的滥觞,从诗画参融的中国文人绘画史来理清“文人画诗趣”的发展脉络,从文化角度探究其产生的原因,然后分别从美感论、创作论、鉴赏论角度来理解“文人画诗趣”的多元审美内涵,并着重分析狭义“诗趣”的含义,即“诗”是如何在文人画画面生成,最后“文人画诗趣”的“诗”的特点。第二章从两个方面来研究形成丰子恺文人漫画诗趣的背景因素。首先是宏观方面文人画艺术发展在时代背景下东西合璧的抉择,丰子恺提出了将来的绘画“形体切实”和“印象强明”的两个特征,融合东西,引入的是现代大众艺术观念。然后是微观方面从其个人漫画的形成界定、人文师学环境来发掘丰子恺文人漫画特色形成的个体背景,既有传统观念的继承,又有现代观念的影响。第三章按照丰子恺文人漫画的不同诗趣主题特征对作品进行分类研究:自然诗趣、禅意诗趣、古典诗趣、民俗诗趣。第四章研究丰子恺文人漫画诗趣的艺术风格——“淡”。首先从意识根源即儒、释、道来寻找和分析传统文化对于丰子恺诗趣艺术之“淡”的重要影响。然后从冲淡同情的人生态度、恬静素朴的艺术创作来论述其漫画中的表现出来的“淡”的风格。第五章分别从西画技巧(透视法和阴影表现)、中国画传统技法(简笔、空白、笔墨笨拙、画题)两个方面来论述丰子恺文人画诗趣的形式表现,从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发扬,对自身文化的传承和超越中更可见其诗趣的特质。结论部分从文化历史意义的角度,对丰子恺文人漫画中西合璧的诗趣艺术的美学价值作更全面的理解分析,希望可以挖掘中国文人漫画新的风格特色,这是对丰子恺漫画提出一个新的诠释面向,也为中国文人画艺术怎样在东西合璧的道路上为中国特色寻求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