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代,欧洲经济走上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各行各业蓬勃发展,不少企业借此机会迅速成长。为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寻求更高的经济利益,许多欧美企业纷纷实行多元化战略,走上了多元化扩张之路,企图通过扩大经营范围来分散经营风险,经营覆盖面广泛的大公司、大集团由此相继出现。但不少企业在实现经营多元化后发现,由于各业务发展特点不同,经营渠道不一致以及管理方法的差别,企业难以在众多业务中寻求发展平衡。为了改善多元化发展带来的弊端,企业开始考虑将经营业务进行分拆,实行专业化经营,并将分拆出来的资产通过资本市场募股集资,期望实现母子公司1+1>2的效应。 国外早就展开了对上市公司分拆的研究,而国内由于分拆起步较晚,该领域的研究还较少,再加上将子公司分拆至主板的限制性较大,成功实例也比较少,所以国内大多数企业会通过将子公司挂牌新三板,来实现业务的专业化经营。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成长性、收益性、安全性和周转性四个维度出发,以国内将子公司挂牌新三板的5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财务指标方法来考察子公司挂牌新三板对合并绩效的影响,希望对国内上市公司分拆的战略选择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首先于前三章对上市公司分拆的相关研究背景进行阐述,梳理相关理论基础。在总结其他学者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自己拟研究的问题以及相关研究思路。 本文于第四章建立了自己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成长性、收益性、安全性和周转性四个维度21个财务指标出发,对体系进行了相关介绍。 第五章基于前面构建的绩效评价体系,结合选取的将子公司挂牌新三板的5家案例公司,来对分拆绩效进行测量,并对分拆动机、分拆过程进行了分析。 本文第六章为研究结论与启示。经过上一章的分析,本文发现,将子公司挂牌新三板将对公司的成长性、收益性和安全性三个维度有明显促进作用,但在周转性的维度上,促进作用并不明显。鉴于本文选取的案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建立的指标体系也并不完善,结论可能并不具有普适性。除此之外,不同的企业将子公司挂牌新三板后绩效表现不尽相同,这也带给企业一定的启示,即将子公司挂牌新三板作为分拆的一种手段并不是万能的,企业只有充分了解子公司分拆可能带来的绩效影响,并结合自身情况和发展需要,才能做出适合自己的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