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锌纳/微米材料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wxy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界的有害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是人类遭受传染、诱发疾病的主要原因。历史上天花、流感肆虐,以及近年来爆发的疯牛病、SARS、禽流感等,一度引起了全世界的恐慌,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有效地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繁殖,或彻底杀灭有害细菌这一课题,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由于纳米氧化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将其应用于抗菌材料有着广阔的前景。本文的中心工作是制备性能优良的ZnO抗菌材料。采用水热法和溶胶-凝胶两种方法制备得到了多种纳米ZnO材料并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代表,用抑菌圈法考察了其抗菌性能,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多种形貌的ZnO纳/微米抗菌材料,考察了制备工艺条件对ZnO尺寸分布和形状结构以及在抗菌实验中对其抗菌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沉淀剂种类、OH-/Zn2+浓度比和Zn2+浓度对产物的抗菌性能影响显著。2.研究了溶胶-凝胶法合成ZnO纳米抗菌材料。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合成了ZnO纳米颗粒,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浓度、加水量和煅烧温度可以有效地调控纳米ZnO胶粒的尺寸。与水热法制备的ZnO以及市售的产品相比,溶胶-凝胶法制备的ZnO的抗菌效果最好。发现纳米ZnO的抗菌效果与粒径密切相关。其中,粒径5nm以上的ZnO颗粒粒径越小,抗菌效果越好;而粒径小于5nm的ZnO颗粒的抗菌效果随粒径减小变差。3.研究了Ag/ZnO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抗菌性能。采用沉积沉淀法和浸渍法载Ag两种方法对ZnO进行了改性处理,研究发现,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来源于Ag和ZnO的协同作用,与载体ZnO的形态和尺度密切相关。当载体自身抗菌性能较弱时,这种协同作用更加明显,载银量对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影响显著。本工作通过水热和溶胶-凝胶两种方法成功制备了抗菌性能较好的ZnO纳/微米材料,并尝试了Ag/ZnO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以上研究结果为ZnO纳米抗菌材料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数据。
其他文献
膜分离技术与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有机结合--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综述了膜生物反应器的基本运行方式,膜生物反应器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概况以及应用中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可以促进个体政治社会化,具有个体政治功能.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实现需要经 历政治信息传播、个体政治态度转变、个体政治行为生成以及个体阶段性发展四个阶
阐述了嵌入式仿真软件SkyEye在开发工业控制系统配套软件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实例,还分析了利用模拟器分析设计系统软件的一个重要问题。实际系统开发的经验表明,使用模拟器缩短了
“放在桌子上"的句法形式表现为“ V+P+NP”。从内部结构看,它属于述宾结构[(V+P) +NP],而非述补结构[V+(P+NP)]。其中,“V+P”是具有动词性质的动介式短语词作整个结构的述
研究了采用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曝气池内混合液中底物浓度的初始值S0(mg/L)与曝气池内混合液中污泥浓度的初始值X0(mg/L)之比S0/X0对剩余污泥产率的影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