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块根发芽过程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发芽特性的关系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GLD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薯繁殖方式主要靠育苗移栽,如何快速获得量大质优的甘薯苗是一个研究热点。目前生产上多用萌芽性反映甘薯的出苗情况,然而,针对甘薯萌芽性迄今尚未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本研究以12个萌芽性差异显著的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甘薯块根萌芽性评价方法和指标,块根发芽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物理特性和激素的变化及其与发芽特性的关系,得到主要结果如下:(1)甘薯块根萌芽性与出芽时间和出苗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位薯重薯苗数、单位薯重薯苗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苗基部粗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甘薯品种萌芽性可通过测定单位薯重薯苗数、单位薯重薯苗重、出芽时间、出苗时间以及苗基部粗来评价。(2)本研究发现,甘薯块根发芽是一个不断消耗干物质的过程。随着排种天数增加,淀粉率持续下降,还原糖含量波动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与粗纤维含量变化较小。α-淀粉酶在甘薯块根发芽初期活性较高,β-淀粉酶在甘薯块根成苗期活性较高。另外,甘薯块根萌芽性与α-淀粉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因此,可将α-淀粉酶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作为选育甘薯萌芽性优良品种的重要指标。(3)在物理特性方面,随着排种天数增加,不同品种甘薯块根硬度不断下降,粘附性变化存在差异,萌芽性较差的品种粘附性下降幅度较大,弹性多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内聚性变化较小。甘薯块根的萌芽性与其粘附性和弹性都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可将粘附性和弹性作为快速评价甘薯块根萌芽性的参考指标。(4)在内源激素方面,甘薯块根发芽过程中吲哚乙酸(IAA)和赤霉素3(GA3)都有显著的增加,脱落酸(ABA)会显著下降或一直处于较低水平。ABA含量与块根萌芽性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说明ABA对甘薯块根发芽有抑制作用。IAA/ABA与萌芽性呈显著正相关,说明IAA与ABA之间的拮抗作用对甘薯块根发芽有重要影响。
其他文献
从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角度出发,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描述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认识、措施与具体做法.
研究(-)-β-蒎烯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机制,为其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可能性提供理论参考。采用肉汤稀释法确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MIC),通过扫描
变法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是中国的戊戌年。在不断高涨的维新运动推动下,光绪帝终于决定实施新政。四月二十三日(公历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揭开了戊戌变法的
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葡萄的种植也更为普遍.葡萄在生长过程中易遭受多种病虫害,为了使葡萄种植业能有更好的发展,使农民收获更多的利益,详细介绍并分析了几种主要的病害
鄂尔多斯盆地超低渗、特低渗储量丰富,水驱开发产量递减快,中后期含水率高,效果不理想.CO_2驱是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技术之一,但该技术在我国运用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水气交替作为
基于二维灰度直方图的最大熵阈值法是依据“灰度-灰度均值”构成直方图的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着重于图像的内部信息,忽略了边界区域的信息。应用图像的梯度信息建立“灰度-梯度
基于“灰度-梯度共生矩阵”模型,在现有最大条件熵图像阈值法的基础,引入加权系数进行改进。为了解决权值选取问题,以图像分割质量评价的均匀性测度为评价指标,采用自适应粒子群
探讨了氧化石墨烯(GO)和碳纳米管(CNT)组成的二元杂化物在聚氨酯泡沫上的阻燃协效作用。利用层层自组装方法,将氧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构成的涂层构筑于软质聚氨酯泡沫的表面,然后通
陈亮认为南宋朱熹等人倡导的'道德性命之学'既遗弃了北宋理学创始人的思想,又歪曲了孔孟儒学的宗旨,是违背了经世致用和使仁义与事功脱节的空谈。而他对朱熹'形
目前的教师培训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为此,我们在培训实践中逐渐探索、总结出了一种新型的教师培训模式——“主题引领·五段互动”培训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思路大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