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动力学笔记本电脑制造业牛鞭效应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bingg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供应链的牛鞭效应是供应链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牛鞭效应扭曲了市场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它会使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决策出现失误,过高或过低预测需求,导致供不应求或库存过多,产生缺货费用或者额外的库存成本、运输成本和制造成本。由于牛鞭效应的危害性,它受到了企业和研究人员的多方关注。   本文分析了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笔记本电脑制造业供应链问题的可行性。对电脑制造行业的市场特点和供应链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思考笔记本电脑制造业供应链上各个影响因素与牛鞭效应、系统成本之间的关系。利用Vensims.仿真软件建立了由消费者、零售商、分销商、制造商、零件供应商5个节点组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测试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在此模型基础上模拟了供应链上不同需求情景,研究了各个因素对供应链系统成本和牛鞭效应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该仿真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笔记本电脑制造业供应链的特点;随着提前期的逐渐增加,供应链牛鞭效应也逐渐增加,但系统的成本呈现出先降后升的态势。;短缺和短缺博弈都增加系统成本,尤其是缺货成本。但短缺现象可能会使系统上的牛鞭效应降低。而短缺博弈则对牛鞭效应有很明显的增幅作用。研究还发现,企业的生产能力上限在市场需求的平均值附近时,系统成本和牛鞭效应有一个最低点。随着生产能力上限的继续提高,系统成本和牛鞭效应会有小幅度的上扬。
其他文献
多变量多工序制造系统是指产品需要经过多个相互关联的工序才能完成加工的系统,产品在制造过程中除了在单个工序上受到诸如刀具、夹具和机床等偏差的影响外,不同的工序间的偏差也存在耦合关系,并且这些尺寸偏差随着工序的延展不断的产生、增长、累积和传递,从而形成了最终产品的尺寸偏差。国内外学者针对多变量多工序制造系统的尺寸偏差问题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建模,最为典型的是基于偏差流理论的状态空间模型,并且该模型得到了有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简称KIBS)是那些显著依赖于专业性知识,向社会和用户提供以知识为基础的中间产品和服务的行业或部门。员工的专业知识是KIBS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究员工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信技术的进步,客户需求的变迁,电信运营商面临的市场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电信运营商的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严重,电信行业增长呆滞,企业利润日渐稀薄,生产能力过剩,运营商间竞争更加激烈,运营商面临市场越来越狭窄的问题。在不佳的市场境遇中开发拓展市场空间,建立起企业的竞争优势是运营商需要重视的重大课题。客户是运营商重要的资源,卓越的客户价值管理,是市场空间开发和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