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特别是青年参与志愿服务对于志愿服务事业进一步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何有效动员青年参与志愿服务,并建立青年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这是当前志愿服务事业发展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而志愿服务的有效动员和可持续发展以对志愿者参与动机的把握为基础。从国内有关志愿服务的研究来看,以志愿者参与动机为主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非常有必要对这个主题展开研究。本文以奥尔德弗的ERG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为视角,运用定量方法对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展开了研究。本研究的问卷调查主要在H省内6个地、市、州开展,共收集合格问卷1211份,问卷录入后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本文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对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指标进行了维度上的分类。研究发现,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可以分为四个维度:一是成长动机。主要是心理方面、能力方面的成长以及社会关系网络的拓张;二是成就动机。主要是利他主义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精神需求的满足;三是时尚动机。主要是打发闲暇时光以及追求某种社会潮流;四是从众动机。这种从众既可能是一种主动从众,也可能是迫于群体压力而体现的被动从众。本文还对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差异进行了分析。本文将影响青年参与志愿服务动机的因素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个体层面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和民族;二是家庭层面的因素,包括婚姻状况和家庭收入;三是社会层面的因素,包括政治面貌、学历和职业。研究发现: (1)个人因素方面,不同年龄的青年在从众动机和成长动机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不同民族的青年在从众动机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而性别与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之间没有必然关联。 (2)家庭因素方面,婚姻状况对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影响不大,仅在从众动机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家庭经济环境对青年参与志愿服务有重要影响。不同家庭环境的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差异明显。 (3)社会因素方面,不同政治面貌的青年在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方面没有明显差异。职业背景不同的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有较大区别。此外,学历水平不同的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均体现出显著差异。特别是初中学历的青年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有着比较强烈的成长动机、成就动机、时尚动机和从众心理。通过对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分析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在青年参与志愿服务时应充分满足其成长动机和成就动机;二是在青年参与志愿服务时要充分考虑其不同特征,应有针对性的设计有利于青年发挥用武之地的志愿服务形式;三是应以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为基础,完善志愿服务的动员机制、激励机制和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