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洪水是我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之一,特别是对于江河附近的城市而言,堤防溃决后形成的溃堤洪水会造成极大损失,而洪水风险评估在防洪规划、防洪工程建设、蓄滞洪区管理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防洪非工程措施之一。洪水风险评估主要是对区域洪水进行分析,模拟在给定频率洪水条件下的损失情况。其中人类抗洪救灾的能力是洪水风险评估中不可忽视的一大要素,通过防洪工程措施实现对洪水的控制,降低洪水暴露性(即淹没范围、深度),通过防洪非工程措施提高对洪水的应对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本文在总结洪水风险评估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GIS平台构建了洪水风险评估数据库并将评估模型与GIS采用松散耦合的方式集成起来,实现了对汉江下游流域的洪水风险评估,本文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部分:一、将复杂的洪水风险评估模型按照其计算原理和方法,细分为洪水频率模型、洪水淹没模型、洪水损失模型三大子模型,并详细论述了这些子模型的计算原理和方法。二、在洪水损失评估中,在基准损失曲线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域内建筑高度及内部财产分布情况对其进行修正,得到了对应研究区域的敏感性曲线,再结合洪水预警时间情况即适应性曲线对其进行再次修正,最终得到了适合该片研究区域的洪水深度-损失曲线即易损性曲线。在此基础上结合由洪水淹没模型计算得到的洪水淹没深度分布图即暴露性情况,采用GIS进行空间叠加分析,从而模拟各种频率的洪水在研究区域内造成的建筑物内财产损失率分布情况。三、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和二次开发组件ArcObject,同时结合基于Geodatabase的洪水风险评估数据库,论述了堤外洪水淹没和洪水损失评估的编程实现方法,包括“种子蔓延法”和“牛顿二分法”等算法。四、将汉江下游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在综合考虑防洪工程措施(堤防)和非工程措施(预警时间)的基础上,依次按照洪水频率模型,洪水淹没模型、洪水损失模型的顺序进行计算,最终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汉江下游洪水风险评估模型,研究了10年一遇洪水条件下的洪水损失率分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