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灰树花是一种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的食用菌,并且具有多种生理功能,近年来倍受人们关注。由于灰树花的栽培具有周期长和成本高的缺点,因而其相关产品的开发受到了限制。本文研究了灰树花液态深层发酵的培养基成分、发酵设备及发酵条件,对发酵液和菌丝体的活性成分和抗疲劳功能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 50L规模的放大试验,为灰树花的深度开发和产业化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首先,本实验利用500mL摇瓶优化了培养基中氮源,结果表明,当添加0.4%酵母蛋白胨时,灰树花的生物量和胞外多糖含量最高,分别达到3.853 g/L和0.445 g/L。随后,在7L搅拌式发酵罐中,确定了灰树花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3℃,搅拌速度为120 r/min,通气量为3 L/min。种子液最佳的培养条件为转子搅拌速度500 r/min,搅拌时间14 min。比较了灰树花在7 L的气升式发酵罐和7 L搅拌式发酵罐中的发酵14天的情况,结果表明,在搅拌式发酵罐中,灰树花发酵液的生物量和胞外多糖含量分别为11.659 g/L和3.658g/L,而气升式发酵罐为5.648 g/L和1.116g/L;而且搅拌式发酵罐中的菌丝球直径较小且均匀,密度高,发酵液菇味更加浓郁,所以搅拌式发酵罐更适用于灰树花发酵。在7L搅拌式发酵罐中进行了灰树花的半连续发酵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两个周期的半连续发酵工艺可以保持生物量和胞外多糖的平均生长量和发酵效果的稳定,从而提高发酵效率,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本研究成功的在50 L搅拌式发酵罐中进行了扩大培养,灰树花生物量和胞外多糖量分别达到了 13.238 g/L和3.178 g/L。然后,对液态培养的灰树花发酵液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灰树花发酵液中的胞外多糖含量为3.541 mg/mL,菌丝体中的多糖含量为82.112mg/g;蛋白质含量分别为0.014 mg/mL和491 mg/g;黄酮含量分别为0.026 mg/L和33.412 mg/g;多酚含量分别为 0.098 mg/mL 和 87.024 mg/g。最后,利用动物实验研究了灰树花发酵液的抗疲劳功能。分别服用稀释1倍和未稀释缩灰树花发酵液上清、发酵原液和红牛饮料进行小鼠跑笼实验,结果表明,上述组别的小鼠跑笼圈数分别为 174.75 r±25.77 r、193.25 r±22.38 r、184.25 r±33.94 r、170 r±10.56r,均显著高于服用生理盐水的对照组(105.75±34.79 r),其中服用未稀释的发酵液上清的小鼠跑笼圈数最高。小鼠强迫游泳实验表明,上述组别的小鼠相对于服用生理盐水的对照组相比,游泳延长时间显著,分别达到961.75 s± 65.26 s、1068.5 s± 87.82 s、1091.25 s±136.94 s和1030 s±38.65s,其中发酵液原液组和未稀释的发酵液上清组效果最为显著,分别达到了44.89%和4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