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研抛装置的结构设计及其转速控制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all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自由曲面工件是工业设备和国防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船舶、航天航空、汽车等尖端产业中应用十分普遍,它的质量和精度对整个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机械研抛装置对曲面抛光可以大大降低表面粗糙度,其终端执行器的转速稳定性对加工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围绕所设计的气动研抛装置的终端执行器—叶片气马达的转速控制展开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为满足大型自由曲面的研抛加工要求,开发了一种能确保研抛力恒定的且具有柔顺位姿调整功能的小型轻量化气动研抛装置。搭建了该研抛装置终端执行器—叶片气马达的转速控制研究试验平台。(2)为控制叶片气马达的转速,考虑采用高速开关阀调节其进气腔的压力和流量。通过分析马达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叶片气马达周期性、离散的腔室体积模型。对该模型进行傅里叶级数展开,得到叶片气马达周期性、连续的腔室体积模型。同时结合叶片气马达运动学模型、腔室流量模型以及高速开关阀阀口流量模型建立了阀控叶片气马达转速控制系统整体的数学模型。(3)考虑研抛装置终端执行器的实际工况,设计了基于PID算法的转速控制器。对叶片气马达进行恒转速和轨迹跟踪控制试验,其稳态下的最大误差分别为29 r/min(控制转速为1000 r/min)和35 r/min(跟踪频率为1/8 Hz正弦曲线)。试验时在叶片气马达轴端施加外界扰动力矩,发现PID控制器调节下的阀控叶片气马达系统抵抗外界扰动能力较差。故引入滑模控制算法并设计了不基于模型的滑模转速控制器,试验表明该控制器对外界扰动有较强的鲁棒性,能更好地应对阀控叶片气马达系统的强非线性。(4)基于所建立的阀控叶片气马达转速控制系统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模型的滑模转速控制器。再次对叶片气马达进行恒转速和轨迹跟踪控制试验,发现其稳态下的最大误差分别为20 r/min(控制转速为1000 r/min)和25 r/min(跟踪频率为1/8 Hz正弦曲线)。该控制算法极大地提高了叶片气马达转速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有助于保证研抛装置的加工质量。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与目的: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是一种典型的主要通过蚊媒进行传播的病毒,其与胎儿的严重先天性脑畸形和成人麻痹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密切相关。但是,目前尚无批准
图像中的直线或者线段特征是肉眼视觉感知识别的重要线索,其对应图像中图案的轮廓或者边界,是图像分析处理和进一步理解图像的关键所在,对于提取特定的图像特征有着十分重要
目的:以昆明小鼠胚胎为实验材料。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PAS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对小鼠胚胎不同发育阶段的性腺、皮肤和肝脏中干细胞的来源、迁移、增殖及
背景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质量和认知能力逐渐下降,而情绪状态也会发生改变。这些年龄相关性改变可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妊娠、感染、社会心理应激等。处于妊娠状态的女性,机体
能量密度是可充电电池关注的主要参数之一,与目前大规模商用的其它材料相比,高镍三元材料LiNi0.8Co0.1Mn0.1O2(NCM811)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该材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D)是导致老年期痴呆的主要疾病构成之一,因其病因和病理机制迄今为止尚未得到充分的阐明,早期诊断和早期防治等领域的困难仍是阻碍全球狙击其快速增长的
近年来,光子晶体单向边界模式的传输特性及其应用研究受到许多科研工作者的青睐。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量子霍尔效应下光子晶体中电磁波的单向边界模式。利用磁光光子晶体的波
目的:探讨Atg5、Atg7在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患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PM、DM及对照组骨骼肌纤维的改变。2、采用Envision两步法,检测Atg5、
一、PD-L1和HBx双靶向沉默IhRNA载体的构建及其抗HBV感染HCC的作用研究研究背景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常见的和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致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面对国外和国内的双重竞争压力。建设工程项目是建筑行业的重头,为了提升我国建筑行业的竞争力,需要大力发展工程项目,但是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严重制约了其发展。因此,加强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能够提升其竞争力,对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通过梳理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基础,给出了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及其风险管理的定义;明确了建设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