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对外汉语教材《当代中文》(冰岛语版)为研究对象,考察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因素。本文开篇为绪论,介绍文章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对象、范畴和方法,并梳理了以往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第一章是对教材中文化因素内容的考察:本文将统计归纳教材中的文化因素,从整体及中国和冰岛文化差异的角度,分析文化因素的数量及选取。本文将文化因素分为“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两个大类、八个子类,设计了一个针对《当代中文》的文化因素分类和统计表,逐一统计了教材中的文化因素。观察发现,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了中冰的文化差异,选取的文化内容至今仍被大众认同,同时更为注重对当代中国经济的介绍。而文化因素的选取也有所不足,部分中国化的文化因素设置不足,选取的语汇较为负面。第二章,本文将着重研究教材中文化因素的分布及呈现方式。为便于直观展示、对比和分析,本文将使用表格来展示文化因素是如何分布以及呈现的。本文将考虑冰岛汉语初级学习者的交际需求,从中冰文化差异角度,结合文化因素的文化层级,浅析其选取、呈现等对冰岛汉语学习者的影响。观察发现,表层文化多采用直述式呈现,而深层文化则多采用蕴含式;教材用直述式对比了中冰文化差异,而对蕴含式呈现的文化因素缺少解释说明。教材中设置文化因素的目的是教授学习者这些文化因素,让学习者接受文化知识,从而促进其语言的学习、提高其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本文第三章介绍了对《当代中文》冰岛学习者的调查。本文根据文化因素设计了问卷,对冰岛孔子学院的学生开展调查,考察他们对教材中文化因素的理解。本文设计问卷时,考虑了题目所使用的语言、内容的有趣性和有效性。本文将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学习者对文化因素的理解是否与教材对文化因素的设置相关,并总结出教学中值得关注的文化因素。综合教材中文化因素的内容、分布和呈现以及问卷调查的结果,本文第四章将对教材中的文化因素提出教学中的策略。第四章分为相差较大和相似相近两大类,提出适合冰岛汉语学习者的、较为可行的教学策略,供一线的冰岛汉语教师参考。本文将从两类文化因素中选取个别文化因素,展示具体的教学课堂过程,以案例的形式提供教学思路和策略,以供参考。本文附录中是《当代中文》教材中文化因素分类统计表以及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