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和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相伴而来的是与之相关的大量的不断扩充的概念和词汇术语。而隐喻在计算机语篇和词汇以及在科学概念的传递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计算机及网络的隐喻进行研究并撰文著书。但以往研究存在三方面问题:(1)大部分研究是关于图形隐喻并探讨如何把隐喻应用到GUI(计算机图形用户界面)、软件开发或网站建设上,而没有涉及隐喻性语言:(2)一部分研究虽然研究了计算机词汇的隐喻特征,但主要着重其在翻译上的应用;(3)有些研究虽然涉及隐喻性语言,但仅把其看作一种修辞手段,且其研究囿于传统的隐喻理论框架。因此,隐喻性的计算机词汇并没有从认知角度得到系统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尝试运用当代最具影响的两大认知隐喻理论,即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和Fauconnier的概念合成理论,从认知角度对计算机及其网络词汇中的隐喻现象做系统性的研究。本文首先探讨了隐喻与计算机词汇的关系,然后举出了大量的词汇例证,并结合这两大理论对计算机词汇中的隐喻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研究表明,我们可以通过无所不在的隐喻来理解计算机及网络的概念和词汇。同时,以下概念隐喻框架下存在许多计算机领域的隐喻性词汇,如:“互联网是高速公路”;“互联网是建筑/处所”;“互联网是战争状态”:“互联网是书”;“互联网是大海”;“互联网是市场”。这些概念隐喻框架可以解释大部分的计算机词汇的隐喻现象,尤其适用于表示计算机领域的某一固定的概念、事物和关系的词汇。而Fauconnier的概念合成理论在解释计算机及网络隐喻的方面,与概念隐喻理论具有互补性。概念合成理论能对隐喻进行实时动态的分析,它在解释新奇隐喻、复杂动态隐喻及复合词(如“数据打包”、“冲浪”、“母板”)的隐喻现象时更具说服力。这两种理论具有互补性,能充分地解释计算机及网络隐喻。通过大量搜集隐喻词汇的例证,以及应用两大隐喻理论对计算机词汇的隐喻现象及机制进行比较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本文提出,隐喻在计算机词汇中是无所不在的,它是我们理解计算机及网络概念和词汇的基础。本文讨论了如何运用两大隐喻理论来理解和解释计算机词汇,从认知角度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计算机的词汇和概念。本文对以后的计算机词汇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并且对于大学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英语的词汇教学有较大的启发意义。然而,本文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计算机词汇的隐喻现象还有待人们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