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词汇隐喻的认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pei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和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相伴而来的是与之相关的大量的不断扩充的概念和词汇术语。而隐喻在计算机语篇和词汇以及在科学概念的传递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计算机及网络的隐喻进行研究并撰文著书。但以往研究存在三方面问题:(1)大部分研究是关于图形隐喻并探讨如何把隐喻应用到GUI(计算机图形用户界面)、软件开发或网站建设上,而没有涉及隐喻性语言:(2)一部分研究虽然研究了计算机词汇的隐喻特征,但主要着重其在翻译上的应用;(3)有些研究虽然涉及隐喻性语言,但仅把其看作一种修辞手段,且其研究囿于传统的隐喻理论框架。因此,隐喻性的计算机词汇并没有从认知角度得到系统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尝试运用当代最具影响的两大认知隐喻理论,即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和Fauconnier的概念合成理论,从认知角度对计算机及其网络词汇中的隐喻现象做系统性的研究。本文首先探讨了隐喻与计算机词汇的关系,然后举出了大量的词汇例证,并结合这两大理论对计算机词汇中的隐喻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研究表明,我们可以通过无所不在的隐喻来理解计算机及网络的概念和词汇。同时,以下概念隐喻框架下存在许多计算机领域的隐喻性词汇,如:“互联网是高速公路”;“互联网是建筑/处所”;“互联网是战争状态”:“互联网是书”;“互联网是大海”;“互联网是市场”。这些概念隐喻框架可以解释大部分的计算机词汇的隐喻现象,尤其适用于表示计算机领域的某一固定的概念、事物和关系的词汇。而Fauconnier的概念合成理论在解释计算机及网络隐喻的方面,与概念隐喻理论具有互补性。概念合成理论能对隐喻进行实时动态的分析,它在解释新奇隐喻、复杂动态隐喻及复合词(如“数据打包”、“冲浪”、“母板”)的隐喻现象时更具说服力。这两种理论具有互补性,能充分地解释计算机及网络隐喻。通过大量搜集隐喻词汇的例证,以及应用两大隐喻理论对计算机词汇的隐喻现象及机制进行比较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本文提出,隐喻在计算机词汇中是无所不在的,它是我们理解计算机及网络概念和词汇的基础。本文讨论了如何运用两大隐喻理论来理解和解释计算机词汇,从认知角度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计算机的词汇和概念。本文对以后的计算机词汇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并且对于大学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英语的词汇教学有较大的启发意义。然而,本文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计算机词汇的隐喻现象还有待人们进一步的研究。
其他文献
农村问题成为我国实现全面现代化最基本的瓶颈,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政府的重要任务。国外及其他地区的的乡村建设经验对改善我国农村现状、统筹城乡发展发展无
本文通过对哈代《无名的裘德》中的女性人物形象淑·布莱赫德的解读,深刻剖析了淑在叛逆与保守中的矛盾与挣扎。追求自由的女权主义思想与恪守传统的道德规范的激烈冲突,无时
所谓酶工程就是酶的生产和应用。在预先设计的指导下,经过人工的操作来生产大量的酶。为了能够使酶的催化功能发挥到最大,往往采用各种方法。文章通过对在分子水平的酶工程研
《雷雨》是曹禺的第一部剧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长期以来得到广大观众和评论界高度的关注和青睐。《雷雨》的艺术生命力之所以魅力永存,与剧中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密不
目的:人食管下括约肌(LES)是位于食管胃连接部特殊增厚的环形肌,其宽度约2-3cm。Liebermann-Meffert等首次提出人LES由位于胃小弯侧呈半环形的钩状纤维(clasp fibres)和位于大弯
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作大家,他们创作的豪放派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宝贵财富。有人总结说道:苏轼以诗词,辛弃疾以文为词。二者虽同为豪放派代表,他们的词作有什么异同,本
<正> 本文140例,为夫妇身体健康,同居未行避孕2年以上未孕者,最长14年不孕。其中原发不孕133例,继发不孕7例。年龄在27~38岁之间。基础体温取口腔测量,计测82例。子宫内膜活检
东野圭吾在《分身》中塑造了多位性格特征鲜明的女性角色,其中小林志保和下条小姐更是表现出鲜明的个人特性。小林志保追求自己的理想,认为怀孕与育儿妨碍了女性社会地位平等
冯梦龙将他的眼光放在社会的下层,故其"三言"描写了众多的市民百姓和他们身边发生的故事,真实地表达了他们的思想、情感与追求,从而闪烁出灿烂的人性光辉。
考琳·麦卡洛是澳大利亚当代著名作家,《荆棘鸟》是她构思了四年创作出来的优秀作品,这部小说以澳大利亚独特文化为背景,通过爱情和命运的主题,揭示了克里利家族三代女性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