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高热高脂的饮食结构及其他原因,促使糖尿病患者的人数迅猛增加,且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甚大,所以人们对糖尿病的认识及研究越来越多。糖尿病是一种在临床上非常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三多一少”症状(即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减少)普遍为人们所熟悉。糖尿病发病的根本原因,从病理学上来讲,主要是由于机体内的胰岛β细胞被损害,其发挥功能受到障碍以及机体对胰岛素的抵抗,这两者导致病患体内胰岛素相对减少从而引起人体内的糖、蛋白质利用、脂肪降解以及电解质代谢产生紊乱。由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人们对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因此在其漫长的治疗过程中,糖尿病患者无论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加之其昂贵的治疗费用也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形成了一道隐形的屏障。所以,这就迫切需要开发新的、高效的、安全的降糖药物。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且其人群从儿童到老年人都有,范围比较广。本文研究了精氨酸单糖苷(AF)在抗2型糖尿病方面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2型糖尿病药提供了一些理论基础,更丰富了人类选择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本文研究了精氨酸单糖苷(AF)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此过程在96孔板上进行。该反应以PNPG为反应底物,在pH为6.8的磷酸缓冲液中加入α-葡萄糖苷酶(1U/mL,已在37℃的水浴中放置10min),然后依次加入不同浓度的AF溶液,于37℃的条件下恒温反应15min,最后以Na2CO3作为终止反应的试剂,在405nm的波长下测其吸光度值。结果显示,当AF的浓度为10mg/mL时,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达到最大值,为76.58%。本文研究了精氨酸单糖苷(AF)对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的作用。雄性ICR小鼠,适应性饲养1周、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禁食不禁水12小时,腹腔注射STZ100mg/kg,自由摄食。72小时后眼眶后丛静脉取血,测其空腹血糖值,大于8.00mmol/L者为造模成功。精氨酸单糖苷(AF)给药组分高、低两个剂量组(30mg/kg、10mg/kg),给药4周。结果表明:精氨酸单糖苷(AF)低剂量组能够显著的降低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值,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并且对其“三多一少”症状有所改善。同时,精氨酸单糖苷(AF)低剂量组对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的糖耐量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