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用油菜、小麦作为供试作物,试验设主处理(A),即不同播量油莱,分别为7.5、15、22.5kg·hm-2;主处理下再设副处理(B),3次不同还田日(2016年9月10日、2016年9月20日,2016年9月30日);共3×3=9个处理,并于旱地麦田夏闲期2016年6月种植于大田中。(1)研究夏休闲期种植油菜绿肥对旱地土壤肥力的影响;(2)研究夏休闲期种植油菜绿肥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的影响(3)研究油菜绿肥的不同播量和不同还田日互作对小麦生育期内土壤肥力的影响。测定指标包括油菜的农艺性状及生理指标(株高,次生根数,根长,茎粗,真叶数,根活力,叶绿素以及生物量);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指标(株高,次生根数,真叶数,倒二叶长宽,总分蘖数,小麦产量三因素);地下部分土壤营养(碱解氮、速效磷、有机质)和土壤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脲酶)活性。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表明油菜株高表现为随着生育期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油菜的茎粗和根长随生育时期逐渐上升,真叶数和次生根数从油菜的幼苗期到开花期上升,从开花期到成熟期差异不显著还有下降的趋势。油菜的生物量无论在油菜的哪个生育时期,A2处理的平均生物量相对高一点,绿肥幼苗期的叶绿素含量和根活力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绿肥的开花期,叶绿素含量A2大于其余处理,根活力A1最大。绿肥的成熟期A2处理的平均叶绿素含量和根活力相对高一点。2.结果表明:油菜播量为15kg·hm-2处理(A2)时速效磷,碱解氮,有机质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处理。有学者研究发现绿肥作物的轮作及绿肥还田能够提高土壤中的各种酶活性,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力,油菜在各个生育时期,土壤的蔗糖酶活性在处理A3最高,和油菜幼苗期相比,油菜成熟期的土壤蔗糖酶活性提高1.39 mg(glucose)·g-1·(soil)·24h-1 到 3.37mg(glucose)·g-1·(soil)·24h-1。相比油菜幼苗期,成熟期的土壤磷酸酶增加 0.080mg(phenol)·g-1·(soil)·24-1 到 0.154mg(phenol)·g-1·(soil)·24h-1。油菜成熟期的土壤脲酶活性与油莱开花期相比,处理A2和A3的土壤脲酶活性显著提高提高 0.1mg(NH3-N)·g-1(soil)·24h-1到0.2 mg(NH3-N)·g-1(soil)·24h-1。3.随生育进程推进,冬小麦单株株高、分蘖数、绿叶数、倒二叶长宽及干重积累均差异显著(P<0.05),小麦株高在拔节期变化幅度最大,在抽穗期和抽穗期变化幅度较小。拔节期分蘖大量发生,处理间差异最大,进入孕穗期至抽穗期,随分蘖两级分化,小蘖、无效蘖消亡,处理间差异逐渐缩小;供试小麦品种单株或单茎倒二叶长、宽的最大值分别在23.50 cm、1.50 cm左右。籽粒实际产量、理论产量随着还田日延迟,播量增大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还田日一致,产量构成因素穗数、穗粒数随播量不同均表现为A2>A3>A1;而千粒重则相反,表现为A1>A3>A2。总之还田日不同对小麦穗数、穗粒数产生的影响与千粒重的影响恰好相反。处理A2B1,A2B2产量最高。4.油菜播量为15kg·hm-2A2和还田日为B2,在小麦生育期内的土壤养分、有机质、土壤酶活性相对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