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华大学衍生公司有着二十余年的发展历史。这其间,从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这样的校办企业的创立,到清华阳光这样的由教授推动的企业的发展,再到慧点科技这样的以学生创业为主的企业的前行,清华大学衍生企业在不断延续的各式考验中接受着时间的洗礼,并正在成长为具有一定实力、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求得发展的创新型企业。清华大学衍生公司根据创办者的不同可分为主要的三类:大学创办的衍生公司、教授创办的衍生公司以及学生创办的衍生公司。清华大学衍生企业所经营的范围涵盖了电子技术、信息与通讯技术、材料化学、环保、生物科技、风险投资、技术与管理咨询等多个行业和领域,证明清华大学衍生公司所涉及行业及领域的多样化特性。绝大多数衍生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得到了大学的支持,尤其是人才和技术上,大学所给予的支持是普通企业所难以得到的。衍生企业的管理者至少有清华背景的人士存在,多数则在一半以上。而衍生公司中清华背景的员工所占比例说明了衍生公司在人员构成上还是注意到了多样性和互补性,而不是一味追求清一色,避免同质性现象的弊端。总体来看,清华大学衍生企业的经营业绩还是不错的。在清华大学衍生公司发展的历程中,有近2/5左右的衍生企业经历了增资的过程,超过80%的衍生企业经历了员工人数增加的过程。而清华大学所持有企业股份的比例,在多数衍生企业都未有大的变化的情况下,在个别企业身上有较为明显的变化,如股权减少或增加,而这也和相对应的企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企业中有的年销售收入达几十亿,有的虽然仅有上千万,但发展速度却是异常之快。如果抛去特殊性的公司之后来分析衍生公司的类型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由大学教授创办的衍生公司的经营效率会好于由大学创办的衍生公司。目前有36%以上的衍生企业其研发投入占到年销售收入的10-20%,足以说明清华大学衍生公司在技术研发上投入的力度。有些企业是自主研发,有些则是在学校研发之后通过专利许可或转让的方式来获得。虽然公司管理层有至少一位是具有清华背景的人士甚至全部都是具有清华背景的人士,但在管理和市场运作上,他们大都有着独立的管理体系以支撑企业的日常运营和长期发展战略。清华大学衍生公司充分利用学校在科研技术和品牌上的优势,与市场以及公司内部管理相结合,使得企业能够更快速健康地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