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分析了2006-2007年“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专项)春夏秋冬四个航次的台湾海峡调查数据和1995-1997年“中日副热带环流”春夏秋冬四个航次的台湾东部海域调查数据,通过对水母类数量、物种数、优势种空间聚集特征等指标的分析,探讨了台湾海峡和台湾东部海域水母类种类多样性和数量分布。研究结果如下:1.台湾海峡春夏秋冬四个航次102个站位样品中,共鉴定出水母类189种:其中水螅水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2006-2007年“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专项)春夏秋冬四个航次的台湾海峡调查数据和1995-1997年“中日副热带环流”春夏秋冬四个航次的台湾东部海域调查数据,通过对水母类数量、物种数、优势种空间聚集特征等指标的分析,探讨了台湾海峡和台湾东部海域水母类种类多样性和数量分布。研究结果如下:1.台湾海峡春夏秋冬四个航次102个站位样品中,共鉴定出水母类189种:其中水螅水母121种(占水母类种类数64.02%)、管水母54种(占28.57%)、钵水母7种(占3.7%)、栉水母7种(占3.7%)。种类数夏季最高,春季次之,秋季最低;台湾海峡南部水母类种类数高于北部。台湾东部海域共鉴定水母类88种:其中管水母48种(占水母类种类数54.54%)、水螅水母35种(占39.77%)、钵水母2种(占2.27%)、栉水母3种(占3.41%)。种类数夏季最高,冬季次之,秋季最低,台湾东部海域水母类外海种类数高于近岸。2.台湾海峡水母类包括四个生态类群:近岸暖温、近岸暖水、大洋广布和大洋狭布。台湾东部海域水母类生态类群为近岸暖水、大洋广布、大洋狭布和大洋深水。3.综合四航次数据,台湾海峡水母类四季平均丰度12.65 ind*m-3,季节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平面分布上近岸大于外海。各类群平均丰度和所占水母类总量比例:管水母类平均丰度7.76 ind*m-3,占水母类总量69.10%;水螅水母类平均丰度3.29 ind*m-3,占29.30%;栉水母平均丰度0.14 ind*m-3,占1.25%;钵水母平均丰度0.14 ind*m-3,占1.25%。台湾东部海域水母类四季平均丰度为0.81 ind*m-3,季节变化为夏季>冬季>春季>秋季,平面分布上南部高于北部,外海大于近岸。各类群平均丰度和所占水母类总量比例:管水母类平均丰度0.65 ind*m-3,占水母类总丰度80.24%,水螅水母类平均丰度0.16 ind*m-3,占19.57%;栉水母平均丰度0.0008 ind*m-3,占0.1%;钵水母平均丰度0.0006 ind*m-3,占0.08%。4.台湾海峡水母类优势种为管水母类的双生水母、拟细浅室水母和水螅水母类的半口壮丽水母和四叶小舌水母。优势种丰度占水母类总丰度80%。台湾东部海域水母类主要优势种分别为管水母类的小拟多面水母、扭歪爪室水母、巴斯水母、尖角水母、螺旋尖角水母、爪室水母、方拟多面水母、细浅室水母、拟双生水母以及水螅水母类的宽膜棍手水母和半口壮丽水母,优势种丰度占水母类总丰度82.22%。两海域优势种均有明显的季节消长。5.台湾海峡水母类多样性指数季节变化为春季(2.17)>冬季(1.96)>秋季(1.68)>夏季(1.52),平面分布上南部高于北部。多样性指数与种类数季节变化不同步,但二者具有显著同步变化的趋势;多样性指数与丰度季节变化差异明显,无显著线性相关。台湾东部海域多样性指数季节变化为夏季(3.59)>冬季(3.54)>春季(3.35)>秋季(2.95),多样性指数平面分布四季均表现出外海大于近岸的特征。多样性指数与种类数季节变化显著相关;多样性指数与丰度季节变化无显著相关。6.从水母类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多样性指数以及生态类群等指标分析可见,台湾东部海域与台湾海峡相比,有更强的热带大洋海域属性。7.台湾海峡仔稚鱼与鱼卵四季丰度变化趋势均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分析结果表明,与水母类丰度无明显相关关系,但在空间分布上鱼卵、仔稚鱼与水母有负相关趋势,体现了它们的直接摄食或食物竞争关系。
其他文献
韩国政府始终主导着韩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通过制定政策、立法等方式,推动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系统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博物馆体系。韩国博物馆体系在振兴韩国传统文化、凝聚韩国民族认同、提升韩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对韩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进行梳理,探析韩国博物馆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总结其体系建设的突出特点,以期对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提供借鉴。
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企业的资金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信息技术的进步让企业资金集团化管理成为可能,为其提供了科学指导。然而企业的发展因为和资金管理水平有着直接关系,故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资金流转环节监控不力、资金使用缺乏规划等。因此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内控制度、加强资金预算管控、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分析监督等政策来实施。我们需要加强对企业的资金管理,国有企业在转型阶段中不仅要重视本企业的资金
建筑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业的总产值一直保持着比较高的增长率。而建筑企业粗放的运营模式,使得企业的资金管理问题在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尤为突出。基于此,本文由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入手,结合现阶段建筑企业面临的现状,针对资金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强化资金成本控制、加强资金预算管理、调整企业融资思路拓宽融资渠道、完善风险防控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建筑企业资金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全身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可累及多系统与多器官,其症状几乎可模拟各种疾病。在梅毒的诊断中必须考虑到这个重要因素,密切结合病史、全面系统的体检和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血清学检验,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正确诊断。必要时还需进行追踪观察,了解家属患病情况和治疗试验,以辅助诊断。一、病史在梅毒诊断治疗中病史颇为重要,一定要全面、真实、具体,并要以性病史为中心。全面指的是除据
从太平洋深海沉积物筛选到一株产蛋白酶的菌株Bacillus sp. EPPRO6,该细菌细胞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短杆状,无鞭毛,单个排列,大小为1.61.8μm×2.53.0μm,为革兰氏阳性菌。该菌能够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并产生蛋白酶,尤其在酪蛋白底物的诱导作用下,该菌株能够产生大量胞内的蛋白酶。粗酶液经硫酸铵盐析,Sephadex G-75凝胶柱层析后,获得了单一条带的电泳纯酶,其分子量大小约为34
深海沉积物覆盖了地球表面积的50%以上,深海微生物处于高压、低温(部分区域如热液口为高温)、厌氧、极端pH、高盐浓度、高金属浓度、无光照、寡营养、高卤素等特殊极端环境中。由于其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深海微生物具有一些特异的代谢途径和遗传背景,导致深海微生物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活性多样。本文利用中国大洋一号20航次采集的31个深海沉积物样品,选择性地分离放线菌和真菌,并进行了细胞毒及抗致病菌活性检测。
海洋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超过40亿年,占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资源。深海沉积物作为一种氧化还原过程的模式系统,对于研究海洋生态环境有着重要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还原过程就是三价铁还原,其是发生在厌氧环境(包括海底、淡水沉积物和淹水水稻土)中的三价铁氧化物生物转化的主要形式,是一种以三价铁为终端电子受体的微生物代谢过程。因而系统开展三价铁还原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有利于阐明深海沉积物中氧
本文采用长时间序列的OAflux3、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大陆东部的120个站点降水资料,应用EOF分解和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了东中国海及邻近海域四季海气热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春、秋和冬季,东中国海及邻近海的潜热通量EOF1模态的显著信号区域较相似,基本位于从台湾海峡南部向东北延伸到东海的大片海域,包括东海东部和流经东中国海的黑潮流域及日本列岛
放线菌广泛分布于土壤中,因其具有产生抗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质而被广泛研究。相关的陆源放线菌的研究报道很多,但海洋中放线菌的研究较少。本文使用选择性预处理方法从16个深海沉积物样品中选择性地分离获得400余株革兰氏阳性菌,主要分布于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 (class))的15个科的21个属和芽孢杆菌纲(Bacilli)的3个科的7个属,包括首次发现可从深海沉积物中分离到Geoder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