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国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老人的养老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尤其是农村空巢老人,受经济条件差、生活环境苦、精神慰藉缺、代际关系难等影响,许多生活在农村的老人渐渐独守空房,陷入无人照料的困境。农村养老,问题频现。湖北省郧西县上津镇云岭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其地理位置遐方绝域,土地状况苍凉贫瘠,部分村民牛衣岁月半百有余。城镇一体化加速了农村的马太效应,现代性话语裂隙犹如一道鸿沟割开了底层人物的生活,闭塞、无奈、卑微、希望,日复一日的复原着从憧憬到幻灭的过程。低保补助、精准脱贫、危房改造、医疗保障,国家对于养老的帮扶如春风般吹向了广袤土地的每个角落,风平浪静的生活被赋予了希望,但同时这其中任意环节的缺位都可能成为压倒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其背后的一系列原因盘根错节、纷繁复杂。有关乎人情世故世态炎凉,有关乎基层政治虚伪遮掩,有关乎物质精神乏善可陈。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底层人物的情感表达也在肆意告慰着底层的艰辛。当下关于物质养老与精神养老的理论研究层出不穷,但实地来看,研究与现实之间确实千差万别。物质建设的尚不充分,精神哺育的路还遥远,云岭村老人的生活状况只是中国的一处缩影,但其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值得所有人深思。生活不是生存,但生存是为了生活。此纪录片采用真理电影纪录片制作模式,运用回溯、重叠、隐喻等方法帮助建构主体价值,经过调查、勘景、观察、采访、摄录、筛选、剪接等影视创作过程,用平行叙事的方式表达了“生存之艰辛,生活之无奈;回忆之挣扎,我心仍可期”的明线,也揭示了“水向东流、人向外走;少为父愁,母为子悠”的隐线。以此探讨农村老人因何而乐、因何而伤、因何而活的真实老年生活。本片借探讨老人养老生活之本质,构建了关于底层叙事情感表达的创作方法,对底层形象的认识、底层意识的表达、底层感知的联想都有一定的探究,从而极大的帮助了作者以影像建构的方式呈现了贫穷地区老人养老生活的五味杂陈,本片具有很强的独立纪录片风格烙印,但在传统的现实主义中注入了情感的张力,使影片以一种刚柔并济的情绪直接、立体,有个性的刻画出每一位主人公的底层现实情怀,以此让“云岭村老人养老”的问题成为社会性探讨的议题并引发观影者更加深刻的思考。